读《道德经》体会范文
一、引言:
近几年来世界掀起了中国国学热,在高校EMBA管理课程中会把国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道德经》,觉得其中的意境很深,虽然只有5254个字,它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体、思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觉得它是一部内容最为强大的论文,很多迷惑我们的东西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受用非浅,忍不住用业余时间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二、从其中觉悟到的几点哲理
一个人有好的哲学(也可以叫境界、胸怀、格局或价值观),高于其好的思路、经验、知识和方法。只有好的哲学,才会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思路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积累有效的经验、学到有用的知识,创造有效的方法。
如果哲学错了,其它方面越活跃,越远离目标。
经验高于知识,因为经验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知识,知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甚至受个人理解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老子说的很精辟”道可道,非常道”。
一个人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他的境界到达一个层次,是很难理解更高一个层次的事物(“道”或者叫“本体”)。只有你打破了当前的层次,才会进入更高的境界,然后再打破,再超越。
自身的境界不断的修炼(实际是完善的意思),自身的境界才会不断的向”神”的境界靠近。修炼达到一定境界,会突然觉悟(也叫开悟或破迷),你会觉得很多东西,并不是迷信,多数人没有完全读懂,才搞得迷信了,懂了就不迷信。
如,”神”其实并不是一种迷信,”神”就是我们”人”的境界修炼到超过一般人的智慧极限的人。
我觉得所谓的“神”,如从一个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就是一个人如果他的个人哲学与“天地”(事物发展规律)运动变化产生协调和共振,懂得合理的“识时之义(合理的察觉时机和抓住时机)、知时之行、动时之机、待时而动、时行时止”的人。这样的人即使他不懂“风水”,但他的行为也会符合“风水”,人如果达到了这一点就叫成仙成佛了。
这一点一般人并不能充分体会的。
在宇宙中,一切都在变(运动);一切都在没有变(运动规律没变);一切都在渐变,不会突变(就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自然现象符合这个规律,社会现象仍然符合这个规律,懂得了这个规律,你会受用无穷,会“无不为”。
如,在
读《道德经》体会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