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高专院校对幼专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分析
一般来说,职业道德素质就是指从业人员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自身的修养形成的关于职业道德的水平和状况。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其从事何种工作,在进行职业活动时,都必须要遵守所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本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其职业道德的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幼教机构的生存状况,因此,幼师高专院校除了要加强对幼专生基本功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
当前在幼专生职业道德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职业道德来讲,其主要包含三个方便:道德情操、道德准则以及道德品质。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他们是教育幼儿并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特殊职业,因此必须要具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职业道德对幼儿教师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专院校的幼专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其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幼专学生自身的情况限制了职业道德的培养
当前,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高专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大多数都处在高考录取的最后几个批次之中,这样的情况致使幼师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很过高专院校为了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将录取的分数线一降再降,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高专院校的生源状况不理想。此外,我们还必须要认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在高专院校的新生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批个人素质情况较差,思想政治觉悟较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语工作的工作难度。
除了上述的情况之外,我们还发现,当前很多幼专生还存在着以下的情况: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没有很明确的认识,缺乏奋斗的目标,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学生都存在着
“只要发文凭就行”的心态;还有些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对自由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导致了其行为随便、自身形象差的情况,缺乏纪律性。这样的情况,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专院校对幼专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幼专生没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合理
当前,造成幼专生缺乏明确的职业道德的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信息化发展。当代的传媒在呼唤人们加强对自身的道德建设的同时,又在向市场中大批量的投放格调低下的精神商品,通过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和娱乐心理来赚取经济效益。这样的情况致使当代的年轻人不能正确的把握社会,树立正确的思想,继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观念的相关知识时,出现抵触情绪。
此外,高专院校的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和所采用的教育方法陈旧,这也是制约高专院校对幼专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原因。在很多高专院校中,其所采用的教材都具有十分强的理论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对学生的评定仍旧是以最后的考试成绩的情况为主。很多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课的真实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仍旧是填鸭式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错把学生当成了改造对象,反复的对学生强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不解释其中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出现了
“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同时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幼专生缺乏相
幼师高专院校对幼专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