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石莹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49
【摘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为我校计算机、移动通讯、机电一体化等专
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针对单片机的教与学的特点,在教学实践内容、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方
面作出了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字】单片机、实践改革、“三段式”教学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
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
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
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正是它的广
泛应用,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根据教育部《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
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而传统
的单片机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结构不合理。许多教师对单片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以单片机的知识
结构为主线,把单片机知识系统分成硬件结构、指令系统、软件编程、单片机
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外围器件的应用,最后再讲一些实例。按照此种教学结构,
1
学生普遍感到难学。
(2)教学条件差。要使单片机应用教学达到高技能层次,必须满足必要的
实践条件,但许多学校往往因经费不充裕而不愿为一门课程的教学增加较多的
投入,导致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3)教学模式运用不当。对该门理论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许
多教师进行单片机应用教学时,仍按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的模式完成教学活
动,脱离硬件、实际应用去讲系统组成、指令、编程、系统调试、故障处理等,
学生普遍感到该门课程抽象、枯燥、难学,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虽“学过”,
但未“学会”,仍然不会应用,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的高技能层次。
这样造成许多学生虽有单片机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工程实践经历,不知道
如何做项目,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因而毕业后不能满足用
人单位的要求。
我们学校目前有计算机应用、移动通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开设了此门课
程,专业不同,对该课程的要求也会不同,但我认为,单片机原理这门课程内
容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要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管哪个专业都应
提高实验、实践课,改变教学形式,边用边学,理论与实验同时进行,多让学
生做尝试,多动脑多动手,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现对单片
机实践教学提出以下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单片机原理课程传统的教学顺序是:硬件结构、指令系统、软件编程、单片
机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外围器件的应用。而硬件结构抽象、指令系统多,使学生
听得云里雾里,很多学生第一节课下来就抱怨单片机原理这门课不好学,听不
2
懂。经过长期教学,对实践教学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方式,就是针对学生实
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对《单
高职高专院校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