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变形监测在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变形监测在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用.doc变形监测在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用
:苏南运河原为四级航道,整治为三级航道,本次整治的苏南运河镇江辛丰泰山湾段素有苏南运河“屋脊”之称,该段地势高,上下高差达20~30米,地质条件复杂,各段地基处理型式不一,一级护岸采用砼或钢筋砼护岸,二级护坡采用砼预制块拱圈护坡,为防止施工过快造成护岸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变形监测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护岸结构的稳定安全。
关键词:苏南运河;航道整治;护岸;变形;监测。
1 工程概况
苏南运河镇江辛丰泰山湾段航道整治工程位于镇江市辛丰镇和大泊镇境内,起点位于辛丰镇黄墟建材码头,终点位于沪宁铁路桥,施工桩号11K 600~13K 315,。本工程工作内容为水上方开挖、水下方疏浚、新建一级护岸工程、新建二坡护坡等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保修。
本工程一级护岸的结构型式采用:钢筋砼地下连续墙护岸(B型),C20空腔式素砼重力式护岸(C型)以及透空式钢筋砼重力式护岸(D型);二级护坡采用C20砼预制块拱圈护坡、草皮护坡。由于该段地势高,地质条件复杂,护岸每节长度为10米,护岸软土地基处理分别采用小木桩、换填块石、水泥搅拌桩等处理型式,施工过程中各段沉降位移量不一,因此需要在整个施工阶段对护岸的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变形监测,以便控制施工速率,确保护岸结构的稳定安全。整个工程变形监测工作从2009年7月开工至2011年3月工程交工验收,历时21个月连续监测,各项监测成果和资料齐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变形监测内容
本工程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是航道整治的一级B、C、D 型护岸等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水平位移变形量以每昼夜不大于3mm,垂直位移(沉降)变形量不大于6mm为控制标准。
3 精度指标的选用与观测仪器的配置
精度指标的选用
根据设计和规范对变形监测等级和精度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的特点,选用变形监测的四等级标准和精度作为变形监测工作的控制指标,详见下表。
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和适用范围
等级 点位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mm) 适用范围
四等 ± ± 对观测精度要求比较低的水工建筑物和岸坡
观测仪器的配置
变形监测是工程中精度较高的测量工作,观测仪器的配置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在本工程变形监测过程中,配置了一台南方灵锐south s82 GPS(静态平面精度±3mm 1ppm)作为位移观测仪器,配置了一台Ni007自动安平水准仪(标称精度±)和铟钢尺作为沉降观测仪器,另外配置了尺垫、木桩、铁钉、红白旗、测杆等辅助设备,所配备仪器使用前都经有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鉴定。
4 观测人员配备
施工过程中,安排4名专职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护岸变形监测,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保观测工作正常运转。
5 变形监测方法
基准监测控制X的建立
⑴以业主提供的G52、G54、ZE08等三个导线点(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设立的静态点)作为水准和平面控制的基准点,在项目经理部埋设一个变形监测观测墩作为一个工作基点,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建立GPS水平位移监测基准X,并采用GPS对水平位移监测基准X数据进行复测和平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⑵根据

变形监测在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