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网络谣言的危害与治理.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网络谣言的危害与治理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上发生越来越多的谎言、谣言传播事件,这种现象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还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业界的公愤。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谣言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上发生越来越多的谎言、谣言传播事件,这种现象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还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业界的公愤。
一、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络谣言因其造谣动机之杂、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应对措施之难,因此造成其在互联网上的泛滥,网络上谣言的泛滥,危害很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给社会发展造成不稳定因素
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市场秩序一片混乱。经查,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的消息。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
网络谣言就是“社会毒品”,其危害不亚于“网上黄赌毒”。毒品侵蚀的是少数“沉沦者”的身心健康,网络谣言扰乱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蛊惑的是亿万大众的人心,违背道德和法律,可谓害莫大焉、罪莫大焉。
(二)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的网络群体以青少年尤其以学生为主,他们是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体现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更为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近阶段出现的“虐猫、虐狗事件”、“老师无故体罚学生谣言”、“河南的放射源泄漏谣言”等等。这些网络谣言和非法新闻使正处于认知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有“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危险,他们往往只看新闻而不加思考,造成了对社会认知的缺陷,影响了自身的判断、对国家社会的客观了解以及他们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 给受害者造成巨大损失
网络谣言一方面给国家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和谐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最直接的就是给众多网络谣言的“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包括心理、身体、名誉等方面。
2009年10月,在某网站上出现一篇所谓的“自述”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讲述自己在北京卖淫的经历。其中最骇人听闻的“猛料”是她已感染艾滋病。随后,此人继续发出了一份279人的“性接触者通讯录”。该文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纷纷在各论坛上转载、评论。一时间,“艾滋女
”三个字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搜索词。后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是杨某针对受害人的恶意诽谤,整个事件中,那些看似可信的所谓“自述”、“通讯录”和“照片”全是伪造的。
虽然事件最终真相大白,但包括受害人在内的整个社会都为之蒙羞。在传播过程中,大多数网友都沉浸在道德优越感里,每个人都可以口诛笔伐,却极少有人反思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也极少有人想到在一次次的转发和评论中,当事人将承受怎样的伤害。
二、网络谣言的控制
解决互联网谣言问题,首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网站的管理者,甚至围观的网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各自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网络秩序,不能让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

浅谈网络谣言的危害与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