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资料显示,我国90%的城市地上水已受到污染,部分城市的饮用水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
在国家环保部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数据――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 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地下水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
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但是,我们的生命之水受到了生命一般的珍视吗?情况恰恰相反。有资料显示,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国内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因子除常规化学指标外,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
2006年,中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该项目组历时5年,采集地下水样7451组,每组样品现场测试物理化学指标7项,实验室测试无机化学指标27项、有机化学指标36项。这是有史以来该地区最系统、最全面的区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这项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Ⅰ类地下水仅在大清河冲洪积扇零星存在;Ⅱ~Ⅲ类地下水沿太行山、燕山山前呈带状分布;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
Ⅴ类地下水。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Ⅳ%,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
同时,更多环保数据表明,其他地域的情况更为糟糕,我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已经遭受严重污染,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2009 年,国家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等8 个省(区、市)641 眼井的水质进行分析,结果为:水质Ⅰ类-Ⅱ%,水质Ⅲ%,水质Ⅳ类-Ⅴ%,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铁和锰等。
被垃圾、污水侵害的地下水
沉寂的大地,默默无言地为人类提供所需的一切,也承接了人类所有的废弃物,但凡事皆有度。事实上,大地也自有向人们警示的方式――人类对土壤造成的任何污染都能通过地下水水质反映出来。多年来,为了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给予土壤多样且繁重的压力,包括农业污染、林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工矿业污染等等这些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都会下渗污染地下水,形成自然对人类的沉重还击。
造成我国地下水严重污染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带来的生活污水、垃圾对地下水的侵害。根据我国环境统计公报,%,这意味着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将通过化粪池、排污河渠入渗等方式污染地下水。同时,由于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损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等因素,也造成了地下水污染。
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污染也不容小觑。2009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2%,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严重污染地下水。统计资料显示,在运行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有300多座没有防渗措施,且有一些工业垃圾和危险废弃物也都埋在里面。天
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