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大-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摘 要 3
引 言 5
一、深渊薄冰:互联网个体网络借贷现状 8
(一)三个特征 8
(二)两个角度 16
(三)一个演化 18
P2P 的起点:直接融资模式 18
P2P 的挑战:资金来源有限 19
P2P 的发展:自动投标与债权转让 21
P2P 的异化:资金池 24
P2P 的野蛮生长:准入门槛低、重流量轻风控、多头借贷 27
(四)多重风险 28
二、归途漫漫:网络借贷风险应对模式分析 30
(一)无担保 30
(二)平台自行担保 30
(三)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 31
(四)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证险 33
(五)相互/互助保险 34
(六)资产证券化 35
(七)小结 37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风险缓释机制建议 38
(一)消化存量,缓释风险的短期举措 41
设立准入门槛,要求平台持牌经营 41
建立网贷准备金制度 42
落实资金存管 43
设立风险处置预案 44
建立预警机制 46
(二)平衡监管与创新,缓释风险的长效机制 46
加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47
强化平台信息披露管理,“谁发布信息,谁承担责任” 48
在合规的前提下容许平台以多种方式分散风险 49
强调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加强投资人审核与投资人保护 49
制定统一标准,建立及时、全面的网络借贷统计数据库 51
推动稳健的金融创新,平衡防范风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52
致谢 54
附录 1: P2P 监管的英国模式 55
附录 2: P2P 监管的美国模式 59
摘 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升级换代,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
(P2P)市场因其发展快、规模大、风险事件频发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在信息中介定位下,网络借贷平台存活成长、切实服务中国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前景如何? 第二, 如何缓释现有一千多家网络借贷平台在这些年运营中积累的各类风险,避免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我们发现,我仍然较低、资本市场不发达、没有完善征信系统、没有严格系统的监管机制、没有对相关业务详细统计、公众习惯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大量个体投资人对大量个体借款人间展开的借贷业务,如果不采取缓释措施,可能引发较大风险。
我们梳理了网络借贷可用于分散风险的六类方式:无担保、自行担保、第三方担保、相互保险、保险公司信用保证险和资产证券化,并列举其中符合信息中介定位的方式。我们发现,现有风险分担模式下平台迅速转型为信息中介具有较大困难,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符合信息中介定位的风险分散方式都不足以保障我国网络借贷市场风险的释放,需要多管齐下并探索新的风险分担模式。
我们从短期内如何消化风险相关存量和长期如何防范风险两个角度来进一步讨论缓释机制。对短期内如何消化存量,我们有如下建议:
建立准入机制,平台应持牌经营;
建立网贷准备金制度,要求网络借贷平台根据贷款余额按比例在监管部门存放一定资金,以应对资产违约风险;
落实资金存管,取缔“存而不管、部分存管”的平台;
建立平台停业、跑路等风险处置预案,强调平台倒闭不代表现有债权债务关系解除;
及时获取平台经营基本数据,建立预警模型。从长效机制角度缓释风险的建议主要有:
加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容许资质良好的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并完善网络借贷征信系统,降低支付成本;
加强平台信息披露管理,即“谁发布信息,谁承担责任”;
在合规的前提下允许平台以多种方式分散风险;
强调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加强对投资人的审核与保护;
建立及时、全面、可与国际统计规则对接的网络借贷统计数据库;
推动稳健的金融创新,平衡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
引 言
过去十多年间,互联网个体借贷(P2P)对服务我国实体经济、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 P2P 市场发展快、规模大,风险事件频发, 更不乏借着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2016 年 8 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出台,明确要求网络借贷平台应在信息中介定位下,以小额分散为原则,服务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个体消费者。
《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验收通知》)显示,监管部门原定各地要在 2018 年 4 月底前完成主要P2P 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最迟 2018 年 6 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网贷备案,但目前看来这一工作推迟完成的概率较大。
这表明,各方对于下列两个重要问题尚未形成共识:第一,在信息中介定位下,网络借贷平台存活并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切实服务中国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的前景如何? 第二, 如何缓释现有一千

北大-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403 KB
  • 时间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