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起起伏伏潘司令.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起起伏伏潘司令
2006年初夏,我去纽约参加一个会议。住进酒店房间时,已经有了一位住客,长得眉清目秀,白白净净,举止斯文。他伸出手来自我介绍:“我叫潘。”这不就是40年前在上海家喻户晓的潘司令吗?在这里遇到他,我有点吃惊。
“文革”开始时,潘才20岁,是上海玻璃机械厂的普通工人。在北京红卫兵的鼓动下,1966年11月初,几个工厂的造反派筹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王洪文被推选为主席团主席,潘团成员。“工总司”正式成立时已有470家工厂的5万多名造反队员,拉成山头不过几天的事。不久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安亭事件”,他和“中央文革小组”代表张春桥谈判,后者签字承认了“工总司”是“革命群众组织”。于是“潘司令”的大名在上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毛泽东在接见他的时候都当面笑称:“潘司令,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在纽约开会期间,潘司令成了“大明星”,被一群学者团团围住听他回忆“造反史”。潘的口才也真是了得,吹得天花乱坠。谈到毛泽东钦点王洪文上中央的经过,潘说毛曾调阅了上海3个人的档案:王洪文、潘与耿金章。耿因为当过国民党的兵而被否定,而王、潘条件差不多,都当过兵、种过田、工人出身,但是“我太年轻了,才二十出头,比王洪文小11岁,这是主要原因”。 1960年代,上海的造反派游行
学者们投去崇敬的目光,我却在一旁暗自发笑。其实,早在1967年初他已淡出了“工总司”核心,原因是吊儿郎当,成天只是忙于集像章、弄戏票。有时候,他主持会议到一半就会溜出去睡觉;带着十多万人游行,走在路上也会扔下队伍不管,自己跑去谈恋爱了。当时上海街头巷尾风传潘司令恋上了扮演“白毛女”的芭蕾舞演员谭圆圆。到了1968年底,潘司令因为利用职权猥亵、奸污多名女性被“工总司”赶回工厂劳动去了。只是王洪文怕“家丑外扬”才没有宣布原因。到了第二年年底又因变卖抄家物资等经济问题而被隔离审查。1974年10月,张春桥点名安排潘为总工会常委。可是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一年后又因流氓和经济罪被第三次审查,撤职下放劳动,此后再没回到权力圈。1977年,潘因“文革”初期的罪行被判刑8年。出狱后不久又因“投机倒把罪”再度判刑6年,从此销声匿迹。
要说潘也并非是个草包。上海总工会1975年审查潘的档案显示,他在当时曾私下议论:“如果我掌权的话,就要缩小打击面,减少政治犯,做到人民有言论和行动自由,实行真正的民主。”他还认为经济繁荣必须“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不搞单方面援外”,还要“缩减军队,减少开支,增加工资,提高人民生活”。这些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可见人的复杂性。
我因为时差关系,潘则要等中国的长途电话,两人到了夜晚都没法安睡,就聊起天来。他说,1996年出狱后,因他和前妻谭圆圆生的女儿在美国,就申请移民到了纽约。这些年做起了古董生意,在地摊上低价淘来旧钢笔、

起起伏伏潘司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