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蛙为何不往外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蛙为何不往外跳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其实是人类弱点的一个形象比喻。问题:为什么当“锅里还是温水”时,“青蛙”不早点往外跳?
在饥饿年代,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被饿死的风险,因而千方百计要吃饱肚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少吃一顿饭,强烈的生存焦虑就会随之而来。但当温饱代替了饥饿,我们对肥胖的风险却不是那么敏感,因为你的身体不是因为哪一顿饭而胖起来的,它是长期地、缓慢地、不知不觉地储存了过剩的,甚至是有害于自身的能量。
正因为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和威胁是以这种“延迟的危害”面目出现的,所以它不会在最初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它还只是“潜在的危害”时,它就像小孩子的哭闹一样是合法的、可以容忍的或单独的、微不足道的,人们很难感受到它对于人类生命及地球环境的不可抗拒的威胁。
而且,现代性的风险和威胁,往往在最初是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我们对雾霾天气的恐惧与厌恶程度,远远大于对水及土壤中积累的毒素和污染物的担忧,因为后两者不太容易被直接感知到,而实际上它们比雾霾更难治理。但,虽然今年环保部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确定为“三大战役”,李克强总理也表态要“下大力气防治空气雾霾和水、土壤污染”,但不管是政府的决策及行动、舆论的引导及公众的关切重点仍然是集中在雾霾治理上。
由于潜在风险的不可感知性、潜在伤害的不可见性,它们最初被我们知道,是出于科学家的解释和大众媒体的传播,因此,它们也更依赖于这两者对潜在风险的界定和建构,从而使得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可以被突出、被夸大,也可以被压制、被消减。比如放射性污染、现代文明病等等,它们可能会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呈现,也可能被人们漫不经心地忽略。
现代性风险的这种特点,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利益集团对于“界定风险的权力”的争夺―每一个利益团体都争相通过对风险的界定和诠释来获取利益,规避责任―规避被踢出局或利益受损的风险。
比如“生态治理”问题,林业部门认为是林业的事,水利部门认为是水利的事,环保部门则主要搞“三废治理”,但实际上,“生态治理”不但是生态环境问题,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是个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问题,任何对于单一的原因及后果的过分强调,都是一种典型的“局部性误诊”。
几年前,我曾去西北采访沙尘暴问题。因为北京春

青蛙为何不往外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