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H7N9诊疗方案(2017版).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7年第一版)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较H5N1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3
2016-201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趋势变化
Lei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2016年9月-2016年11月均为散发病例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病例集中出现
仅2017年1月1日-17日出现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7例
4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有活禽接触史
Lei Zhou,Ruiqi Ren Lei Yang, et al. WPSAR Vol 8, 2017
四分之一感染者为农民
禽类是主要传染源,与活禽接触仍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5
传播途径
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少数为轻症(n=5)
轻中度流感样症状,未并发肺炎
主要为儿童和青壮年
流感样病例监测发现
多数为重症(n=111)
肺炎进展迅速, 并发ARDS
主要为老年患者
死亡率30%左右
临床医生发现
Rongbao Gao,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8:1888-97.
Dennis KM I, et al. BMJ 2013;
临床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两种临床类型
7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发展为重症*
临床所见病例绝大多数为重症病例,本次流行期患者病死率达40%
仅5%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
8
*重症定义:
>50% ;
,呼吸频率>24次/分;
,吸氧流量在3~5升/分条件下,患者SpO2≤92%;
、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4天。
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H7N9诊疗方案(2017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8.77 MB
  • 时间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