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启示录
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的大力支持,中国企业逐步开始走向世界。在2013年,这种势头更加强劲。
2013年12月19日,商务部发布了《2013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特点,介绍投资目的国(地区)与投资合作有关的基本信息,客观反映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就我国企业再投资目的国(地区)开展业务可能遇到的问题,给“走出去”企业以必要的提示和建议。
这本最新的指南可以说是2012年的“升级版”。而我国企业在2013年“走出去”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海外投资热度不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优势逐渐显现。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环境看,中国企业获得了“走出去”的极好机会。许多中国企业抓住这一契机,在海外并购企业、设立工厂,掀起了一波海外扩张热潮。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称,今年前11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452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前11个月,,同比增长25%,%,广东、山东、江苏位列前三。
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78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5万人。2013年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中国企业对欧洲和亚洲的投资上升非常快,从投资机构看,民营企业超过了一半,预示着向外投资的主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直视风险与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海外并购环境正朝着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方向发展。许多中国企业也希望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通过海外并购,获得资源和市场优势,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由于对国外环境的不了解,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霍建国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度调整,一方面是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周期,各国经济发展都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法规,限制外国投资者进入;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甚至面临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的风险。这一切都对我国企业走出去造成一定的障碍、风险和挑战。
2011年,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提出,计划斥资约880万美元买下300平方公里的冰岛土地,开发旅游度假项目。两年过去了,冰岛买地计划却一再被搁置。冰岛政府认为中坤集团不具备冰岛政府特批其购地申请的所需条件,决定不批准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购买冰岛土地的特别申请。
与之相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曾一度引起轰动的辽宁西洋集团到朝鲜投巨资打水漂就是一个典型。由于朝鲜的对外开放政策总是变来变去,很多中国企业都吃过亏。西洋集团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朝鲜投资兴建的铁矿石选矿厂,被朝鲜单方面撕毁合同并遭驱逐,血本无归。
由此可见,如何更好的把握海外并购的趋势和特点
中企“出海”启示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