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魅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云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魅力
陈云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党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陈云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谦虚务实、坦诚直言,无私无畏、襟怀坦荡,尊重真理、严守纪律,公道正派、刚柔并济的独特人格。这种独特的人格和人格魅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人格特征
陈云在20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转入白区从事秘密党的工作。1930年进入党的中央委员会,此后担任中央领导职务长达57年。陈云作为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其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谦虚务实、坦诚直言,无私无畏、襟怀坦荡,尊重真理、严守纪律,公道正派、刚柔并济的独特人格。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研究陈云的人格特征,学习陈云的高尚人格风范,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谦虚务实、坦陈直言
陈云是党内公认的学识渊博的领导人之一,其理论素养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从来都是以“小学生”自居的。早在延安时,陈云就说:“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1]在平时的工作中,陈云不仅以“小学生”自勉,而且还经常勉励大家多学习,多掌握知识,
“各人的程度不同,环境不同,读书要采取不同的方法”。[2]陈云在七大的发言中提出任何领导和干部都不能骄傲,不能把自己的功劳放在人民之上。因为,“个人的作用是有的,不过自己不要估计太大了。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3]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面对“浮夸风”时表现出坚定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值得称道。在1958年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热情高涨时,很多党的高级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使国民经济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陈云面对弄虚作假的钢铁生产指标,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后来,陈云回忆:“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毛主席要我发言,我不说话,主要是和稀泥这不是我陈云的性格,同时也不能给毛主席难堪。”[4]毛泽东后来也这样评价陈云:“特别是他,懂得较多。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讲话。”[5]
陈云的坦诚直言还突出的表现在他在1978年11月12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东北组的发言中。本来这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主要是经济和农业问题,但是,陈云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原则,他的发言远远超出了会议之前设定的议题。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要对“文革”中的一些“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广”的问题进行处理。比如,薄一波等同志出反省院问题,陶铸、王鹤寿的历史遗留问题,彭德怀的骨灰和党籍问题,天安门事件的性质定论问题等都必须给出明确的定论。陈云的这次石破天惊的发言,引起了所有参会者的广泛认同,从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重启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先河。
二、无私无畏、襟怀坦荡
陈云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强调是非分明的处事原则,坚决反对怕矛盾、怕得罪人的“和稀泥”老好人。他在早年时就在党内以心胸宽广而著称。他认为,在讨论任何问题时,不要被感情左右,要冷静思考正误,也不要上纲上线,随意给人戴一顶“左”或者“右”的帽子,要允许每个同志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搞“一

陈云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魅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