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更好地适应全区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促使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根据《XX市XX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XX区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旅游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使旅游业成为我区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以“孝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孝泉古镇旅游并以孝泉古镇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全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稳步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观光主题,立足于大XX战略高度,整合旅游资源,为XX市中心旅游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区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人文景观资源:XX文庙、XX艺术墙、四川文化娱乐城、八角南春园、东湖山公园、黄许汉代上庸长阙、黄许汉绵竹城遗址和以“孝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由德孝城、姜孝祠、三孝园、龙护舍利塔、清真寺、古民居等众多景点构成的孝泉古镇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和新镇崴螺山省级森林公园,双东镇黄府堰李花风景区等。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我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主要有:双东赏花民俗节、孝泉孝文化节及其民间祭祀系列活动、和新长寿文化系列活动等。
乡村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目前乡村旅游服务点是我区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之一,我区乡村旅游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现有农家乐70家,这些度假性质的乡村旅游点不仅为市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四、主要发展目标:
根据我区旅游业实际,“十二五”期间,将我区旅游产品定位为“民俗文化旅游”和“乡村观光休闲旅游”类型。
坚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保护和发掘优秀民间文化,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硬件和软件逐步达到旅游业国家标准。硬件方面,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食宿等配套设施;软件方面,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全面提高我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我区旅游形象。
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孝泉古镇旅游区建设。把孝泉古镇作为我区主要旅游项目进行打造。围绕“孝文化”的特色,发展相关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特色食品、纪念品、孝文化研究、“孝子故里”古镇观光、孝文化民间传说等孝泉古镇旅游体系,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和带动我区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服务,建立起沿山旅游开发经济带和环市区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区。
结合XX市旅游总体规划,加强市、区两级景区、景点旅游资源的整合度,推出以“孝泉古镇旅游+市区各景点”为核心的XX特色一日游旅游线路。
建立起我区旅游业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
到“十二五”末,,“十二五”期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5%。
五、旅游业发展措施
完善管理模式和协调机制。做好娱乐、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文化、国土、公安、交通、卫生等涉旅部门的统筹协调,从政策上保障我区旅游事业稳步协调发展,并争取逐年加大全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打造核心旅
旅游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