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课无疑是每位英语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但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英语教师在阅读课上却还是在延续重语法,轻阅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而忽视阅读技能的指导和人格教育的渗透。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英语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高中英语阅读课不仅应成为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信息的来源,更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阅读课文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模式。以下,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关于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性这一方面,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传统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几种现象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很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习惯性的更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是不同程度的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只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在课堂上按教师要求阅读课文,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缺乏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觉得阅读课单调乏味,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大为降低,自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一些教师在上阅读课时仅仅把课文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把将所要讲解的语法、词汇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之后,阅读课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这样,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被分解成了若干个零散的知识点,学生很难去理解文章的含义,也会对阅读课的教学产生厌倦情绪。
,不作必要的语言分析
与前一种情况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总是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再完成课后的相关阅读问题,最后教师在全班校对答案正误,一堂阅读教学课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分析。高中英语课文中,特别是进入到选修6部分后,阅读课文出现大量复杂的长句和复合句,这成为学生们阅读的很大障碍。若是只任由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理解,而忽略了教师的句型结构分析帮助,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往往一知半解,阅读也就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不能有效的检测阅读效果
在阅读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文阅读题经常是以what /why /how提出的问题或者true /false 的判断题。这些问题只是涉及到课文的一些浅层内容,无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时必须要有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不断被挖掘。
,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阅读者积极主动的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但是,在实际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在阅读中渗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