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是我国社会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进行正确合理的疏导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出现择业心理问题反映和形成的原意,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为我国社会培养优秀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历来被我国教育部门所重视。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有超过700万的已经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这其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占了半壁江山[1]。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各个用人单位通过削减岗位数量来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在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依赖、自卑、冷漠等心理误区,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2]。因此探究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找出其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试辅导,是摆在每个高职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正确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的。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反映
在校大学生由于一直处于在校学习阶段,对社会的环境变化十分陌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对于社会的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对于自身的调节能力,同时对于未来的工作内容也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会对未来的工作怀有较高的期望,当现实情况和思维中的理想情况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更有甚者会出现较大的心理扭曲,而这些情况往往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内心的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者挫折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3]。当面临毕业和择业选择的时候,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心的焦虑,这种焦虑的表现分为内在和外在的两种,有的外在表现为莫名的烦躁和发脾气,有的内在表现在身体上的不适。成绩优良的同学焦虑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成绩差的同学忧虑没有企业选择自己,而女同学则会焦虑用人单位是否出现性别歧视。以上的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自卑的心理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无法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自卑心理往往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专业上的差别,有些学生数学社会的热门专业,用人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都较高;而有些专业则属于冷门专业,待遇和岗位的数量较差,这些专业在同热门专业比较的时候往往会让西野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第二,就是由于一些毕业生的性格使得自身在表述上不及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在对于自身的口若悬河的描述使得不善言辞的同学自惭形秽而形成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在竞聘工作岗位拟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同学拥有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和工作辅助需要的资格证书,而有的同学成绩表现一般,在无形中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盲从的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矛盾的心理,在想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同时,又在思考是否参加升本考试;有时候
浅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