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摘要】新形势新情况下,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途径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细化要求,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本文从思想观念、教育方式、教育队伍三方面着手探析了如何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92-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文件明确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巧妙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恰恰符合精细化工作的要求,已成为各高校正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新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在许多方面有所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应建立在教育者对学生全面了解、教师自身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和丰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有效地结合起来。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对二者的有机结合有着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
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主体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但大学生常常会碰到各种矛盾和问题,而许多问题经常是混杂在一起的,传统上是通过单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应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应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 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树立
“大德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三结合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它组成部分较好地融合, 以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四元德育格局。使德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 发挥德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德育的内容和手段, 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 构建起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应努力实现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有效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相互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灵活运用,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

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