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摘要: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促进社会的整合、认同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看待宗教的正面影响、积极功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宗教的一些负面作用和消极功能。只有正确地看待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
关键词:宗教;正功能;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10-02
宗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宗教与人类的发展是形影不离的。宗教又作为社会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依赖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存在,而且对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功能。但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为正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的则为负功能。
一、宗教社会功能的研究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体系所具有的客观结果,即它对所属的社会体系所能起到的作用。从20世纪初涂尔干和马克斯
·韦伯共同开创宗教社会学这一新学科至今,人们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就从未停止过,由最早的开创者到现代的人类学家,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宗教的功能。
最早对宗教功能进行分析的是宗教社会学开创者涂尔干,涂尔干认为宗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宗教与社会是互动的,社会对宗教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是本原,宗教是表象,根源于社会实在。而宗教社会学另一开创者马克斯·韦伯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则主要着眼于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早期学者对宗教功能的探析都着重强调宗教对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忽视了宗教社会功能的两面性。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学者开始提出宗教的消极方面。莫顿首次明确提出宗教负功能,认为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对整个系统的作用都是多方面的,即既有积极的正功能的一面,又有消极的负功能的一面,宗教亦是如此。在莫顿看来,很多对宗教功能的分析都只看到了宗教对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具有统一、整合、内聚的力量,却忽略了宗教对于社会负功能的一面。随后学者们对宗教的社会功能的探析也逐渐从宗教功能的积极方面向正负功能两面性深入。
二、宗教的积极社会功能
第一,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整合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通过某种机制而凝聚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合力的作用,共同推动或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是由宗教的各个构成要素体现并共同发挥作用的。
具有共同信仰的信教群众,组成的宗教群体往往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而共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将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宗教信仰首先使接受了它的个人、群体、社会集团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意识的宗教共同体,进而在组织上进行整合。
宗教的仪式活动可以将信教群众紧紧联系到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作用,集体性的宗教仪式不仅可以把分散的个体聚集起来,还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信教群众对共同利益的维系以及共同责任的承担,从而在思想上进行整合。如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在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宗教节日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聚礼活动,这些宗教仪式活动对信仰伊
浅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