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高二(3)班林莹 4号
唐太宗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
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
介绍。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
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
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
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
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宗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
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名言
唐太宗主要功绩
,第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第二是革新政治。
,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第二是戒奢从简。
,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击破东,西突厥
,第一派遣文成公主入藏,,被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小故事
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谄媚的臣子。太宗问:“可谁是善于谄媚的臣子
呢?”上书的人献策回答说:“我住在偏僻的乡野,不能完全清楚谁是这样的人,
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
生气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
就是谄媚的大臣。”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
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国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
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愿意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
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以身作责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
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
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
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
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
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
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知错就改
有一次,,并且说:“有不合适的,
请提出来吧。”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
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 “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
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
唐太宗李世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