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科协献礼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科协献礼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历史钩沉看一丝春天乐章谱新猷
**市第一丝厂原是一家生产白厂丝的企业,其前身瑞丰丝厂是由日商瑞丰片仓株式会社于一九二六年建成投产,地处盘门外的日租界青旸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成为官僚资本企业,更名为中国蚕丝公司**第一实验丝厂。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丝厂职工,特别是缫丝女工和打盆童工的劳动环境十分恶劣,受尽了苦难和折磨,正如厂内流传的歌谣那样“湖丝阿姐真苦恼,双手水里泡,冬天象水牢,夏天犹如炎火烤,起早落黑累断腰,萝卜干当菜,冷饭热水淘,安全健康无保障,满腹辛酸向谁告?”为了争取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工人们曾多次展开罢工斗争,特别是在**解放前夕,当得知国民党政府企图把工厂原料和设备拆运台湾时,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英勇的护厂运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市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七日,**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了中国蚕丝公司**第一实验丝厂,该厂成了当时**市最早的三个国营企业之一。全厂职工欢欣鼓舞,积极配合工作,于同年七月工厂即全面恢复生产。根据华东局加强对国营企业党的领导的指示,一度曾由**市委付书记兼任厂党支部书记。一九五二年,按照上级归属调整的指示,中国蚕丝公司**第一实验丝厂由国营改为地方国营,并定名为**市第一丝厂,并一直延用至今。
一丝厂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彻底废除了旧社会的管车制、抄身制和童工制、十二小时工作制等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从上到下实施民主改革,末成年童工都被安排到学校上学。一九五一年厂首届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并分批提拔优秀工人充实各级领导岗位。一方面,工厂致力于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和福利设施,如淘汰落后的缫丝设备坐缫车为立缫机,结束了高温缫丝的历史、取消了打盆工;对低矮潮湿的车间进行气楼式改造、加装了夏季车间降温设备;新建了职工食堂、女工宿舍、保健站、托儿所、女工卫生室;开办了职工业余学校、职工业余疗养院、职工营养食堂等等。另一方面,全厂职工沉浸在从奴隶到主人的万分喜悦中,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生产记录不断刷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响彻一丝厂区的上空。截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丝厂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缫丝绪数近万绪,职工1800余人,退休职工1000余人的大型缫丝企业,为我国丝绸外贸出口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湧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一九五六年一丝厂成立党委时,在厂中共党员数已达400余人,有全国劳动模范和省市劳动模范40余人。并逐年为**市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基层干部。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春风吹拂了华夏大地,一丝厂的面貌又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以来,一丝厂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蚕茧原料由外贸提供,产品白厂丝由外贸收购,工厂靠加工费维持运转。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一丝厂与外贸的关系由加工变为购销,外贸不再包供蚕茧原料,而需自行组织。又因蚕茧市场的放开,全国各蚕茧产地乡镇纷纷开办小缫丝厂,致使身居城市的丝厂面临着蚕茧原料紧缺的考验。加之缫丝老企业产品单一、经济负担重,企业缺乏后劲成为急待解决的突出矛盾。
面对机遇和挑战,一丝厂先后把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推上了厂级中层领导岗位,并果断采取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工厂方针

老科协献礼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wlgqnh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