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思什么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河南博爱 454450)
摘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反思就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有目的的反思,能快速调高教师的水平,加快教师的成长,甚至成为教育专家。
关键词: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21-01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的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优化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反思才会有发展,有反思才会有改革,有反思才会有提高。同时,如何加速教师的成长进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每个学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写好课后反思就是解决上述两方面行之有效的途径。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我认为课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堂课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节课下来,我们要立即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上课表情、回答问题、演板、课堂练习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等环节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要反思本节的知识要点,哪些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学生不易掌握等,我们采取的教学手段哪些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哪些没有效果,效果好的措施要有经验积累,要记录成功的做法;效果差的方式要找出原因,要积累课堂的不足,并作好详细的记载。
一节课学生是否爱听,这是影响教学效果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要积极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是否活跃?精力是否集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科的优势。认真反思:本节课有什么趣味点;能否再挖掘出更多的趣味点;有没有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知识点;有没有和新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知识点,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增加趣味性,提高生物学科的魅力,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思维性也能"引人入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串",通过一连串相关的问题,步步为营,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样即达到了本节的教学目的,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授,将知识告诉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有限,并且是片面的,尤其是缺乏创新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改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在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些倡导的理念为何转化不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仍依赖过去传统的教
教学反思思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