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反作用问题是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也是当代我国哲学界一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这个问题哲学界虽已有定论,但是从有些政治教材和有关哲学论著来看还有不甚明了之处,有的采取回避的态度,只提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提意识的反作用;有的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因此,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澄清之必要。我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反作用既有区别又存在着联系。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也称主观能动性,是实践主体自身具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属性。这种能动性专为人所有,而不为人以外的他物所有。马克思在论述人的能动性时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动植物只是感性客体,因此只有受动性而没有能动性,人不仅是感性客体而且是实践的主体,因此人不仅有受动性,而且有能动性。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人的意识的属性,只有意识才有能动性。马克思说:“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有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这就是说,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因而能“自为地存在着”。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在总结近代机械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主观能动性问题上的斗争时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段话为我们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意识的本质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初级形式是感觉,而感觉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凡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感觉,这说明某些动物特别是某些高等动物也有意识的萌芽,但是人的感觉、人的意识和其它动物的意识的萌芽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动物的感觉只是它们的感官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映,在动物心理中未能形成概念,还达不到抽象思维,更不了解事物的因果联系只是为人类意识能动性的产生提供生物学的前提。而人的感觉由于他们的感官不仅是生物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动物高超得多。如恩格斯指出的:“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更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辩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至于触觉只是由于劳动才随着人手本身的形成而形成。”
其次,动物由于受它们感观的局限,动物只能对第一信号系统即具体事物的刺激进行反射,产生感性认识,至多产生直觉性的“思维”。因此动物是没有自觉性的。而人的意识则不同,不仅包括初级形式——感觉,而且还包括高级形式——思维,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内部联系。人的活动都是经过头脑思考的,是在一定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人

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