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泰富邹区项目
泰富新都会(暂定)市调报告
常州邹区商业商业中心有限公司
2011年8月4日
一、宏观状况描述
二、城市商圈分析
三、竞争对手分析
四、项目现状分析
五、居住社区分析
六、市调结论建议
目录
一、宏观状况描述
1、地理概况
地理区位:常州市邹区镇东与常州接壤,距市中心10公里,南接滆湖水域,北枕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
地理特征: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中国东部典型的鱼米之乡。
管辖面积:,。
管辖人口:辖17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移动人口4万余人。
城市定位:邹区镇是常州西郊的一个经济重镇,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灯具市场之一。
城市交通:邹区镇地处武进中心城区西郊,交通网络完善,312国道,321、239省道贯通镇域,京杭大运河绕境而过,距常州机场20公里左右,周边还有上海港、常州港、张家港三个港口可以利用,“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城市距离:距离常州市区十公里,东距上海160公里,西距南京120公里,南距杭州150公里, 312 国道、340、239 省道穿境而过,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机场、常州港都近在咫尺。
一、宏观状况描述
1、2010年邹区镇经济情况
201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亿元,同比增长20%。,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12%。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7亿元,其中工业技改入1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2%。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一、宏观状况描述
1、2010年邹区镇经济情况
灯具产业(中国邹区灯具城、发得灯具城、光辉灯具城):到2010年,邹区实现灯具销售超300亿元,。
农副产品批发(中国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阳光国际食品城),2010年,市场交易额突破230亿元,从业人数2万。
美吉特家居建材广场,2010年市场交易额50亿元,从业人口1万。
此外,聚集于专业市场周边的物流企业规模十分庞大。
综合分析,邹区全镇一年第三产业将远超500亿元,镇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约10万。一般来讲,当一个地区第三产业达到400亿元时,新兴商业商务区开始兴起。
1、常州城市规划
二、城市商圈分析
分期
规划范围
规划定位
重点建设项目
二
期
:
拓
展
南
北
南翼:
即武南组团。范围为联三高速公路南,南至公路大外环南线。
主要功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生活居住和休闲度假。
“一园”(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南园)
“两区”(常州环滆湖休闲度假区和武南生态居住区)
北翼:
包括新龙、新港二个组团。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沪宁高速公路。
主要功能为现代生活居住、港口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一港”(长江常州港)
“一区”(滨江工业区)、
“一城”(新龙新城)
“二园”(电子工业园和环保产业园)。
中心城区经营时序:
优化中心拓展南北完善东西
城市南部以大学城和太湖为核心资源,着力推进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生态城和新兴旅游度假区的新城建设。
城市北部突出高新产业发展功能,加快沿江产业区及服务配套建设;而新政府的入驻代表着城市重心向北迁移,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二、城市商圈分析
分期
规划范围
规划定位
重点建设项目
三
期
:
完
善
东
西
东城:/
东部经济增长区和经济中心,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
常州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的承载空间。
依托东南经济开发区、戚墅堰经济开发区和遥观工业区等传统工业基地为依托,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机车车辆制造等产业
西城:/
现代城市产业和功能向西拓展的主要载体;
具有“水、陆、空”交通优势的新型产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依托钟楼经济开发区,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
中心城区经营时序:优化中心拓展南北完善东西
东西城区战略定位:作为常州市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承载空间——制造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板块。
未来将迎来城市东西部开发热点
二、城市商圈分析
城市发展格局坚持“优化中心、拓展南北、完善东西”的方向,南北向成为城市发展主轴。
中心城市坚持“优化中心、拓展南北、完善东西、重点向南”的发展方向,拓展城市框架,加快南北两翼建设,优先建设南部新城核心区,着力改变长期以来单中心向外扩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引导人口外移,初步形成多组团绿色开敞、相对分散、功能完善、联接通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城中:建设城市商业中心
城北:突出产业发展功能
城南:生态人文新城建设
城东:城乡特色产业基
泰富邹区项目泰富新都会大统华超市拓展项目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