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萧红
(节选)
。
萧红,中国知名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中篇小说_______ 。1936年,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 。
《生死场》
《呼兰河传》
涟漪拯救
虔诚窗棂
作揖悲怆
鞭挞庇护
(yī)
(zhěng)
(qián)
(líng)
(yī)
(chuàng )
(tà)
(bì)
一、女性的声音
萧红
张爱玲
王安忆
女性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中国文学史的舞台上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在这场被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中,相继出现的女作家如繁星璀璨——
第一代女性作家群体有:
冰心、卢隐、石评梅……
第二代女性作家群体有:
丁玲,萧红,张爱玲……
第三代女性作家群体有:
王安忆,铁凝,池莉……
女性小说的共同特点:
最主要的表现是女性作家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自觉。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反思自身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的地位和价值。
萧红以敏感的灵魂和细腻的女性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与死,同时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男权文化统治的结果,更是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所造成的,是女性自己加速了对女性的异化。这种心理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自觉地来规范约束自己和其他女人,《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就是被异化的典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作者
吕碧城
萧红
石评梅
张爱玲
萧红一生是悲苦的,作为女人,
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
——父亲的绝情绝义
未婚夫的始乱终弃
丈夫的背信弃义
爱人的临难逃离……
作者
萧红悲苦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返回
生活阶段一(1911-1931):被迫离家出走【父亲】被家族抛弃—被爱情蒙骗【王恩甲】
生活阶段二(1932-1938): 写作投稿萧军—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受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问题一:小团圆媳妇因何而死?因何用滚烫的热水洗澡?所生何“病”?因何生“病”?
问题二:对当众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问题四:用婆婆及其帮众们的方法能够治病吗?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
问题三:她们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
什么让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应该的?
小团圆媳妇之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