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2《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感受到教育是美好的——美在理解、美在无私、美在伟大;它给了我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给了我启迪智慧的灵感,给了我重塑生命与灵魂的契机;它告诉我要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们经常说,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其实,教育中的爱也是一种慢慢的浸润和熏陶:学生难过时的一个鼓励信心的小纸条,回答问题正确时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学生生病时的一杯热水……一举一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爱就是潜移默化。
李镇西老师在他“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论述,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让人羡慕的爱。
在书中有一句话是做最好的自己,他也常常这样鼓舞他的学生要做最好的自己,而在他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是能成功的。但是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一个班级中有好的学生同样也有差的学生,对于差的又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老师一谈起他们肯定摇头,逐渐地会对他们失去信心,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不易转化的学生也确实叫人难以掌握。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不管哪个顽皮的学生,他们都具有一个共性,其内心都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我们以心换心,以爱换爱,善待他们,他们是可以转化的,只不过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已。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更缺少被爱,他们更想别人去爱,更想同学老师的爱。
李镇西老师让我知道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一百,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要擅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像金子那样发光,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功!让孩子体会成功,首先要教会他们笑对失败。大家平时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对学生的爱,但是给孩子失败的机会,教会学生面对挫折,这也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一辈子的爱。人生常有不如意,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又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复杂人世的风风雨雨,而不具备坚强品质的人格是不完整的人格,缺乏韧性的生命更是脆弱的,甚至有人说:少经磨难是一种悲哀。所以从另一种意义来说,给学生失败的机会,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就等于教会他们幸福度过一生的本领。“蹲下身子看孩子”,永远和孩子站在一个立场上。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如果我们都有了父母看待孩子的心,是不是我们的眼中孩子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好事坏事我们是不是都能用理解之心、责任之心、包容之心来看待了呢?但李老师也说了,“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我想我要先做到对孩子有爱,进而做到有朋友之爱,同志之爱。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强改造自己,努力争取具备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如果不按这个标准,不管什么人只要想入党就可以随便入党,那么党就会丧失它的先进性,就不成其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了。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我们要学理论,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