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冰川地貌
湖北科技学院
地理实习
一、庐山地理概况….………………………………………………2
二、庐山冰川地貌的争论….…………………………………2
三、庐山冰川地貌….………………………………………………5
【冰蚀地貌】.…………………………………………………... 5
冰斗.……………………………………………………...5
冰川谷.………………………………………………... 6
刃脊.……………………………………………………... 6
角峰.……………………………………………………... 7
冰窖.……………………………………………………... 7
【冰积地貌】.…………………………………………………...8
终碛垄地貌.………………………………………………8
侧碛与中碛地貌.………………………………………8
漂砾:飞来石.……………………………………………9
四、实习总结…………………………………………………….. 10
一、庐山地理概况
庐山,位于九江市庐山区内,九江县以东,星子县以西。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它是世界级名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相对高度为1,200~1,400米,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中国江西省庐山的一条步道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更加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二、庐山冰川地貌的争论
庐山,飞峙在长江之滨,九江市南,平地拔起于鄱阳湖平原之上。山势巍峨,秀丽壮观,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她不仅以悬崖、瀑布、云峰、密林引诱着古今中外文人雅士,为之诉诸笔墨,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招揽游人不远千里,前来领略诗人笔下的银河落九天之趣,寻觅醉人的春天。在第四纪时,庐山发育有多次冰期,留下了大量冰川侵蚀地貌,其中有冰斗、U谷、悬谷、冰窖、冰笕、冰溜面、角峰、刃脊等;庐山冰碛地貌可以从山上一直分布到山麓地带,主要有终碛垄、侧碛垄、冰水阶地、漂砾等;第四纪时期庐山地区冰川发育,造成庐山峻秀绮丽、壑深谷幽的地貌景观。
庐山冰川地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