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doc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嵌入式系统》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4 年 6 月 20 日
实验一(1):熟悉Linux 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熟悉Linux 开发环境,学会基于Mini6410的Linux开发环境的配置和使用。使用Linux 的arm-linux-gcc 编译,minicom串口方式下载调试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使用Fedora 操作系统环境,安装ARM-Linux 的开发库及编译器。创建一个新目录,并在其中编写 和Makefile 文件。学习在Linux 下的编程和编译过程,以及ARM 开发板的使用和开发环境的设置。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目标开发板上运行。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Mini6410嵌入式实验平台、PC机Pentium 500以上, 硬盘10G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Fedora9+MINICOM+ARM-LINUX 开发环境
四、实验步骤
1 、建立工作目录
[******@zxt smile]# mkdir hello
[******@zxt smile]# cd hello
2 、编写程序源代码
在 Linux 下的文本编辑器有许多,常用的是 vi 和 Xwindow 界面下的 gedit 等,开发过程中推荐使用 vi。 Kdevelope、anjuta 软件的界面与 类似,使用它们对于熟悉 windows 环境下开发的用户更容易上手。
实际的 源代码较简单,如下:
#include <>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n”);
}
我们可以是用下面的命令来编写 的源代码,进入 hello 目录使用 vi 命令来编辑代码:
[******@zxt hello]# vi
按“i”或者“a”进入编辑模式,将上面的代码录入进去,完成后按 Esc 键进入命令状态,再用命令“:wq”保存并退出。这样我们便在当前目录下建立了一个名为 。
3、编写Makefile
要使上面的 程序能够运行,我们必须要编写一个 Makefile 文件,Makefile 文件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它指明了哪些文件需要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等等更为复杂的命令。使用它带来的好处就是自动编译,只需要敲一个“make”命令整个工程就可以实现自动编译,本次实验只有一个文件,它还不能体现出使用 Makefile 的优越性,但当工程比较大文件比较多时,不使用 Makefile 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次实验用到的 Makefile 文件如下:
CC= armv4l-unknown-linux-gcc
EXEC = hello
OBJS =
CFLAGS +=
LDFLAGS+= –static
all: $(EXEC)
$(EXEC): $(OBJS)
$(CC) $(LDFLAGS) –o $@ $(OBJS)
clean:
-rm -f $(EXEC) *.elf *.gdb *.o
4、编译应用程序
在上面的步骤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hello 目录下运行“make”来编译我们的程序了。如果进行了修改,重新编译则运行:
5、下载调试
1、进入root
终端输入su root,再输入密码即可。
2、终端输入mi
出现上面的界面,点击回车,出现下图
此时才能进行正常的下载。
3、ctrl+a,再点击s,出现下图
选择第一个zmodem,回车。出现下图
回车,出现下图
输入绝对路径,出现下图
回车,出现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文件未被下载,原因是mini6410板子已经有了hello可执行文件(之前下载的),若需要下载,则需要删除之前的hello文件,rm hello即可。
删除之后,继续下载,出现下图
下载成功。
4、运行程序
在电脑终端输入./hello,或者在mini6410终端输入hello都可。
五、思考题
le 是如何工作的?其中的宏定义分别是什么意思?
Makefile定义了一系列规
合工大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