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参观学习体会
在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软件学院07研支部的党员及预备党员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重点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延安,是我党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园。我们参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增强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对党的认识水平。
什么是延安精神,从西安到延安的路途上,是我们每个党员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艰苦奋斗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延安的地理位置偏远,客观环境恶劣,即使在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高速公路的今天,我们对路途仍倍感艰辛。当时的延安贫瘠荒芜,可我们党的队伍却用双腿征服了坎坷的漫漫群山,用双手征服了黄土高原,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壮大了队伍,取得了不仅是物质上而且是精神上的丰收。
站在宝塔山下,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情景,我们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在长征中从瑞金徒步走到延安。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站在了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
回想艰苦卓绝的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时期,经过斗争的严峻考验,通过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及各级分校的培训,锻炼出大批懂得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骨干。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伟大的时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强调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延安精神。
在参观中共中央办公厅与政策研究室的旧址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延安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入党章。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要坚持开拓创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更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基本国策,提倡和发扬创新精神。
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走出来,我们不禁对伟人们肃然起敬,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团结各族人民,开创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德旧居的一幅老照片,相片中的朱老总身着一套旧军装,而那套军装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被两代人整整穿了四十年。为什么中国革命能取得成功,延安精神给了最好的答案。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强改造自己,努力争取具备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如果不按这个标准,不管什么人只要想入党就可以随便入党,那么党就会丧失它的先进性,就不成其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了。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我们要学理论,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是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的。以老爷式的态度去对待人民是绝不允许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为振兴中华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念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
延安参观学习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