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曾经的带头国,其兴衰留给世人的思索是凝重的。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警醒无疑是我们的一笔财富。不仅要重视文化领导权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注重党的自身建设,还要警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缺失引起的逆反心理。
关键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逆反心理
1991年苏联瓦解,对社会主义阵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它使正在熊熊燃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烈焰遭受到了自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和质疑。然而现在我们重翻这段厚重的历史,反思其失误,比照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方面面,意在加强和改进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正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能无视的财富。
一、重视文化领导权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主要是指一种非暴力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手段,它是通过被统治阶级的积极同意取得的。葛兰西认为一个政权能够维系,不只是靠军队和暴力,还要依靠他们在广大市民中的宣传和被人民大众接受的世界观来维持。每个政党或是团体要兴起时,都要有一定的阶段的精神引导,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和言论倾向。
(一)保证统一的意识形态
斯大林时期模式化的将理论生搬硬套在基础薄弱、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时苏联的理论建设开始日趋脱离正确的轨道,走向了
“左”倾向。之后的党的领导人虽然尽力走出这样的困境,但是却没有明显的突破。戈尔巴乔夫是最后一个苏共领导人,所有人将寄希望于他,他的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政策却彻底将苏联推向崩溃,大肆的鼓吹“多元论”,他的助理雅克列夫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最终使我们陷入了灭亡、落后和良心泯灭”。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支持指导思想多元化,放任各种思想的蔓延甚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恶意抨击,搞乱了党内外的指导思想。摧毁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破坏了多民族联盟国家的统一意识形态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和发展,使党内有统一的共识和信仰,凝聚着党和人民。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保证统一的意识形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要尊重本国历史和基本国情
在肃反扩大化后,苏联没有人敢对领导人的理论或是思想提出异议,思想整齐划一,思想被禁锢在领导人的权威之下。戈尔巴乔夫认识到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大肆否定不合理之处。但是他在改革中失去了限度,过度的否定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专门揭露党和国家的消极方面,甚至赞颂沙皇俄国的“辉煌”,并盘点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孙立群教授曾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忘记历史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灵魂
”。那么苏共这样摧毁自己的历史,无疑是加速了这个多民族联盟国家的崩溃,加速了苏共亡党息政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在的理论创新上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以历史为鉴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符合我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往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并从实际出发。以苏联为典例,做到防微杜渐
苏联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对我们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