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谁奥义书
(Kena Up.)
徐梵澄译
第一章
1
唵!
"由谁所驰遣,心思赴如射?
由谁所羁勒,生气初前适?
由谁所策动,人作此言语?
由谁神所驱,眼耳从所役?"
2
彼者闻后闻,心思之心思,
语言后之语,亦生气之气,
视见后之见。智者解脱去,
舍离斯世已,进得成永生①。
{①参《大林间书》四,四,十八。《唱赞书》,八,十二,四,出义稍详。}
3
彼处见不到,语言所不臻,心思亦不及。
吾人既不知,吾人亦不识,如何而教"彼"。
唯异所知者,又超所未知;
我辈闻自昔、哲人说云"彼"②。
{②此句原文与《伊莎书》十,十三两颂末句文同微异。}
4
语言所不表,由"彼"表语言。
尔知"彼"唯"梵",非世所尊者。
5
非以心而思①,说心"彼"所思,
尔知"彼"唯"梵",非世所尊者。
{①此义谓"彼非以心而思惟者"。又义"人非以心思而思彼"——阿罗频多译注。}
6
非以目而见②,由"彼"见目见。
尔知"彼"唯"梵",非世所尊者。
{②"目见"另义如前。}
7
非以耳而闻③,由"彼"闻遂闻。
尔知"彼"唯"梵",非世所尊者。
{③"耳闻"另义如前。}
8
非以气呼吸④,由"彼"导生气。
尔知"彼"唯"梵",非世所尊者。
{④又义"人非以气闻(谓嗅)者"。}
第二章
1
若汝心自惟:我已善知"此"。
"大梵"之形相,汝知亦殊微。
"彼"者汝己是,"彼"者诸天处,
此汝当观省。我思已知"此"。
2
我则不自思:我已善知"此"。
而我亦自知:坨非我无知"此"。
我辈有知是,其人则知"彼";
其人则已知,己非不知"此"。
3
"此"非所思得,是有"此"思人。
思"此"而有得,其人不知"此"。
识者不知"此",不识乃识"此"。
4
由觉照观得,是人有"此"思,
其人则已得,永生不死性。
由自我得力,由明得永生。
5
于世臻是明,其人则真是。
于世而未知,毁灭①良巨已。
智者观万是,其中皆见"彼"。
舍离斯世后,遂尔得不死。
{①"毁灭"云云,参《大林间书》四,四,十四。}
第三章
1
维昔大梵②为诸天战而胜焉。在此大梵之胜利中,诸天皆尊大。彼等思惟:"此我辈之胜利,此我辈之所以伟大也!"
{②"大梵",中性字。盖超阴、阳、中性以上者。阿罗頻多译作"永恒者"。"战",谓"诸天"与"阿修罗"战。参《大林间书》一,三。}
2
大梵知其意如此,遂对彼等显现。则皆不识,曰:"此何夜叉耶?"
3
彼等谓阿祇尼(火神)曰:"诸生明!汝其辨之,此何夜叉也"。
曰:"如是!"③
{③"如是"犹言"如命"。}
4
(阿祇尼)驰往焉。"彼"问曰:"汝为谁?"曰:"我,阿祇尼也。诸生明者,即我是也。"
5
"汝是此也,汝中有何力耶?"
"虽此一切,凡在地上者,我皆能焚之矣!"
6
"彼"以一草叶置其前,曰:"焚此!"
彼尽其猛速力以赴之,而未能焚也。由是止而遂还。曰: "我不能识'彼'为何夜叉。"
7
于是彼等谓涡柔(风神)曰:"涡柔!汝其辨之,此何夜叉也。"
曰:"如是!"
8
(涡柔)驰往焉。"彼"问曰:"汝为谁?"曰:"我,涡柔也!生命之主,即我是也。"
9
"汝是此也,汝中有何力耶?"
"虽此一切,凡在地上
由谁奥义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