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艺术手法解题举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艺术手法解题举隅
古诗词鉴赏历来是考生的“拦路虎”,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考生混淆诗词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是一关键问题。
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的区分。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形式。就诗词的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描写与抒情,少数句子具有议论性质。修辞手法则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双关等。艺术手法,也叫表现手法,侧重于诗词的章法和技巧,主要有直抒胸臆、衬托、象征、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手法与修辞手法是有交叉的,两者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比如,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它如果间隔使用, 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 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 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二、衬托手法的具体运用。
衬托,原为绘画技法,借用到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则指对所要描写的人或事物做侧面的渲染和衬托,使其更加鲜明。衬托可分为两大类:正衬和反衬。
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似事物的并举映衬,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哀衬哀、以乐衬乐等,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景物传情达意,以情驭景,使情景交融起来。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这首送别诗写到“水”,有什么寓意?请简要说明。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诗歌又是如何来表现这种心情的?这就需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一、二句中,特别要注意送别的季节――秋天。“秋”本来就是一个萧索、寂寥的季节,特殊的季节营造特殊的心情――“愁”;“寒鸦”就是对这一季节和心情的渲染,而“水悠悠”则又是诗人心情自然真实的流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作者采用了以“愁景”衬托“愁情”即正面衬托的手法。
答案用“愁景”衬托“愁情”,借“水悠悠”来衬托自己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解析诗歌没有直接写邹明府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答题时就要抓住能够衬托邹明府为官为人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为官多年、做过一县主职的邹明府离任时是什么情景呢?“马不肥”“透卧衣”衬托为官的清廉;“载书归”衬托其保持读书人的本色。这些细节正面衬托、显示了邹明府形象的高大。
答案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声衬寂、以寂衬声、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作者常常“反其道而行之”,选取与所写内容相对的事物,相反相成,达到突出主旨的艺术效果。
例3 阅读下

诗词艺术手法解题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