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教学设计.doc教学案例
蒙古族民间舞蹈------硬腕动作
教学设计
河北省栾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立娜
课题
蒙古族民间舞---硬腕动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彬主编《舞蹈》(基础版)}
学生状况
及教材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幼教专业必修的主干科目——舞蹈,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幼教专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人才,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做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针对舞蹈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的要求,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本课选自幼师教科书《舞蹈》(基础版)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汉族的东北秧歌、云南花灯、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等,民间舞作为各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代生息、演进、融合而流传至今,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兄弟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与热爱。而蒙古硬腕动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活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对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
蒙古族民间舞蹈硬腕动作和硬腕组合。
课时
1课时(50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蒙古族民间舞蹈基本风格特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族气质的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以下内容:
结合以往学过的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来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并能用规定的手位、脚位创编三个以上舞姿造型。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动作。能在自己设计的舞姿上做硬腕动作练习。
掌握蒙古族舞蹈硬腕组合。
使其具备较强的动作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编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学习蒙古族民间舞,培养和提高以下情感:
培养学生以优带差,取长补短、积极乐学的学习态度。
通过民间舞的学习,培养树立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气质。
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重点
重点是学习掌握蒙古族硬腕动作和硬腕组合。对于硬腕动作主要是舞蹈律动的体会和掌握,而组合要求有舞蹈节奏、风格特点在内连贯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
在不同造型上做硬腕动作是本课的难点。蒙古族硬腕练习中手和臂的动作关系以及腕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学生掌握的难点,要求学生动作时发力点一定要准确才能正确完成动作,硬腕动作注意由腕部带动手掌有弹性的提压,突出顿挫感。
教学环境和教具
【教学环境】专门供舞蹈教学的舞蹈教室,(舞蹈教室镜面可以供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动作与老师示范动作的差异,使其更好的完成舞蹈动作,教室的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音响环境和视觉体验。)
【教具】舞蹈练功服,舞鞋,蒙古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硬腕组合》,标准动作示范课件。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所授民族舞蹈风格氛围,对静态动作
蒙古舞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