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何文静—合礼则让当仁则不让.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礼则让当仁则不让
“人”是一撇一捺的组合,需要自己的努力,将两者聚合就能顶天立地,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孩子进入学校,就会面临一个“众”。众人合力,团结就是力量,能够促进团队的进步与发展。但人与人的交往则需要礼让,学会分享,与同学和睦相处。在传统教育中,谦让和礼貌、尊老爱幼等内容一起,“谦受益,满招损”,都作为一种美德教育传授给孩子。即使在现今强调竞争的社会中,谦让仍然还是一种美德代代相传。可是随着家庭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一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投资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孩子对待谦让也失去了正确的态度。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岁的孔融,通过让梨,表现了良好的礼让之风,是“圣人”之举,也是我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优秀美德与民族精神之精髓。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主流价值取向多元或迷失,学生道德标准模糊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脸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值日推诿,小组竞赛恶性竞争。在班级中,牢固树立团队意识,特别在自修课、下课、放学期间,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他们的正常休息及学习,要有自我克制和约束的能力。在家庭中,主动给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体味父母的辛苦,千万不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利用主题班会、平时谈话,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认识
“合礼则让,当仁不让”的必要性。
“合礼则让”弘美德
《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朝时候,当朝大学士张英的老家的要修一所房子,结果和邻居发生了争执,寸土不让,张家人修书给张英,让他动用权力摆平此事。张英修书一封,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后惭愧不已,于是后退三尺,打地基。邻居见大学士家人如此胸怀,也是很羞愧,同样后退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有了这条巷子,称为六尺巷。
让学生知道,真正的礼让应该是遇事时相互包容,对中学生而言,礼让更应该是必备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只要生活在集体当中,就难免会接触许多性格迥异的人,遇到很多不尽人意的事,处理这些问题,都应以礼让为原则。如,上下楼梯时右行礼让,道路会因此而宽阔;集体活动时自觉排队,效率会因此提高;值日主动积极,让班级更卫生舒适;发生矛盾时主动反思自责,友情会因此而加深……
“合礼则让”忌表象
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说,张三、李四行,我不行。其实这只是嘴上的形为,他心里真会这么认为吗?就拿下棋来说,和别人下了三盘棋,明明是输给人家了,和别人谈起这次比赛时却会找到一些理由这样来描述:
“如果我在第二盘不让他的话,我就赢他了”。或者说“因为他赖皮,才勉强只赢了我一盘”。明明输了都不承认,所以可能有学生,表面说别人行,其实心里没有一个服气的。分析起来,有很多成分,有虚伪的、有吹捧的、有推卸责任的、有先说别人行然后让别人来说自己行的等等,心情是相当的复杂。这样的礼让势必会让我们的学生陷入进入不良的竞争和道德缺陷当中,所以教育学生礼让应以诚信为本,诚信是为人之根本。
“当仁不让”铭志气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到今,为了民族的利益,不畏强暴,不惜流血牺牲,捍卫着国家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当仁则不让”之民族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民族振兴,国家兴旺。
“少年强,则

何文静—合礼则让当仁则不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