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和平路立交桥是一座城市道路上跨铁路站场的公路立交桥,主桥在徐州铁路分局客车整备场处跨越津浦铁路线、客车整备线、徐州南站到发线等铁路线路,西端到复兴南路东侧,东端到徐州南站到发线东侧。该桥是和平路延长段市政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
跨铁路主桥为176+192m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桥面宽28m,其中机动车双向6车道宽23m+防撞墙、锚索区2×1m+人行道宽2×(含栏杆),。
索塔采用H型塔,C5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塔柱自承台至塔顶100m,桥面以上33m设一道横梁。主塔基础根据初步设计采用分离式承台,桩基直径200cm,深76m,共32棵,设计为摩擦桩。
1#墩和3#墩基础均成“王”字型布置,1#墩桩长39m,3#墩桩长28m,桩径均为150cm。
该桥支承体系为塔、墩、梁固结体系。
⑴该桥按城市主干道Ⅰ级,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
⑵设计荷载:城A级汽车荷载
⑶桥面横坡2%
⑷桥面设计纵坡不大于3%
⑸桥下净空:轨顶至桥梁底净高:正线≥ ,其它线≥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027-9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D62-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04-89)
桥址宏观地貌单元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东高西低,因位于市区,建筑物较为密集。由于铁路、道路、房屋等的修建,特别是铁路的多次扩建及改建,改变了原地貌形态。该桥西端为黄河古道。
根据钻探揭示,该区地表覆盖有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其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黄河冲积亚粘土、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亚粘土、粉砂、粘土等,下伏寒武系中统石灰岩、泥岩。
基础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m/根
2432/32
2.
m/根
402/12
2、总体目标
: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5%以上,单位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标准,确保江苏省扬子杯质量目标,争创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
: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高效、优质地建设本工程。
杜绝重伤事故,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
:
⑴合同工期:2005年3月30日-2007年4月30日,总日历天数763天。
⑵阶段性工期目标:
①主塔基础:2005年6月6日-2005年11月30日,日历天数177天
②塔柱:2005年12月1日-2006年5月31日,日历天数182天
③主梁:2006年6月1日-2007年3月31 日,日历天数305天
④附属:2007年4月1日-2007年4月30 日,日历天数30天
3、基础施工方案
⑴场地: 利用徐州车辆段篮球场及花坛作为材料及机具存放场地; 利用拆除客检1股东侧作为钢筋笼加工场地。
⑵道路:改移基础处的生产道路,增设跨越客车上行正线临时道口,以方便材料及钻机等大型设备运输,不用是封闭临时道口。增设跨津浦上行正线天桥,以方便人员通行及材料搬运和混凝土输送。
⑶电力:安设两台315KW的变压器,分别设在基础南北两侧各1台。
⑷施工用水:利用徐州水电段供水系统。
⑸泥浆池:在基础南北两侧,每侧设1个泥浆池和沉淀池,每个容量为200m3。
⑹需拆除构筑物及设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相关单位
备注
1
红外设备拆建
车辆段
2
增设临时道口
增设跨股道天桥
工务一段
/工务处
3
拆除客检1股
工务一段
/徐州站
拆100m
4
架空线迁移
“客一”
“客二”10KV迁移
水电段/车辆段
5
通讯电缆迁移
铁通
6
污水/雨水/给水/消防/暖通拆迁
水电段/车辆段
7
增设信号
电务段
9
派出所/料棚拆迁
车辆段/建筑段
10
材料设备进场/
泥浆及弃土外运道路
车辆段/车站
主塔基础根据初步设计采用分离式承台,桩基直径200cm,深76m,共32棵,为摩擦桩。根据初步地质勘查,主塔基地质情况如下
徐州和平桥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