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VC++中利用GS开关防止缓冲区溢出.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VC++中利用/GS开关防止缓冲区溢出
-
缓冲区溢出通常表现为一个最为常见的漏洞而存在于今天的各种软件之中,黑客可以用恶意的输入,从而更改程序的执行流程,由此入侵相应的进程、电脑、或整个域。如果进程运行于一个高度受信的账户之下,如管理员或本地系统账户,那么黑客带来的破坏将是极其严重,并有潜在广泛传播的危险。近几年来爆发的一些"知名"病毒,如红色代码、冲击波、震荡波等等,都源于C/C++代码缓冲区溢出的结果。
从程序的角度来看,缓冲区溢出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编程错误--都是关于复制一个内存区域的内容到另一个内存区域,而目标内存区域容量太小无法容纳。以下的代码作了简单的演示:
char* source = "A reasonably long string";
char dest[10];
::strcpy(dest, source);
在本例中,源字符串的长度为25个字符(包括了空结束符),它对目标内存块来说,无疑太大了,而目标内存块声明在堆栈上;当此代码执行时,将会破坏掉原有堆栈,程序会因为一个访问违例而崩溃。如果此源内存块由外部第三方提供,那么就有可能存在一个漏洞,因为它允许传入函数的内存块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修改堆栈。
当在C/C++中调用一个函数时,调用函数的返回地址被存放在堆栈中,因此在被调用函数执行完毕时,执行流程能重新返回到原处。如果调用了一个可能包含潜在缓冲区溢出的函数,返回地址可能会被修改,而且执行流程将会跳到缓冲区数据中指定的地方。通过改变函数的返回地址,攻击者可获取进程中任意位
置的代码以执行,一般而言,主要可以两种方式被利用:
·如果带有漏洞的程序是已知、且容易访问到的,攻击者可查找某函数的地址,这通常会在所有进程实例的一处固定地址处被找到;并修改堆栈,等着此函数被调用。
·要执行的指令可作为缓冲区的一部分传递到进程地址空间,攻击者利用此来完成攻击。
防范缓冲区溢出
防范缓冲区溢出最简单的方式是限制复制的数据大小,使其不能大于目标缓冲区容量。虽然此方法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实际上,经验证明,要在那些大型的C/C++代码中,完全消除了缓冲区溢出的隐患,是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另外,,也能极大地降低缓冲区溢出的危险,但把大型项目移植到此技术上,实施起来不太可能也不适当。
基于堆栈的缓冲区溢出可如此简单地被利用的原因在于,编译器生成的指令,会把函数的返回地址存储在堆栈中,但要认识到,编译器在这个问题中,只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从Visual C++.NET()开始,Visual C++开发小组采取了一种方法,可从编译器方面减少此类问题发生的机率,他们在堆栈中保存函数返回地址的数据之下,插入了一个带有已知数值的cookie,由此,如果缓冲区溢出改变了函数的返回地址值,同样也会覆盖这个cookie,而在函数返回时,一般会对这个cookie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cookie已被修改,就会抛出一个安全异常,而如果这个异常未被处理,此进程就会终止。以下的代码演示了一个带有安全异常处理方法的简单程序:
void _cdecl sec_handler( int code, void *)
{
if ( code == _SECERR_BUFFER_OVERRU

VC++中利用GS开关防止缓冲区溢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