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舆论如何合理监督司法审判.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络舆论如何合理监督司法审判.doc网络舆论如何合理监督司法审判
    古 强
    【摘要】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有利于打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表达自己诉求,争取社会同情,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左右法院裁判的情况,恶意网络舆论的散播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找到能够使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达到利益平衡的良性互动途径是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司法审判网络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司法公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司法审判,无论是从“邓玉娇案”到“许霆案”,还是从“药家鑫案”到“李昌奎案”,都把审判机关和当事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通过在网站发表评论、跟帖等方式发表自己对案件的看法,找出种种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又借着网络媒体的便捷性,使自己的得以迅速传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章“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在加强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中要加强社会监督,又明确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网络舆论监督凭借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强化社会监督下的司法审判中,如何实现以公开促公正?又如何防止“司法审判”异化为“舆论审判”,削弱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关系博弈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的统一。司法审判,指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与程序,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实体法律规范来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它具有独立性、公正性、终局性等特点,其中独立性与公正性是其灵魂所在。由于对正义的理解多元化,才会出现法治国家所崇尚的法治,因为“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①。就审判活动而言,要求审判机关严格按照程序依职权展开诉讼程序,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既定的实体法律规范对案件进行裁判。只有依法审判,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愿景。
    就司法审判的独立性而言,指的是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只忠于事实和法律,以自己独立的意志,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法律思维作出裁判,尽可能排除来自其它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等的一切不当干扰因素。简言之,审判独立就是要求法官审案只服从于事实与法律,它是服务于司法公正、并为司法公正的实现创造条件的,司法审判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司法公正。
    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②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即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法院及法官的审判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及督促。网络舆论监督属于舆论监督的范畴,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监督形式。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有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使得网络舆论的存续有了法律基础和保障。而当这种
“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经由网络传播开来,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关心形成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便形成了网络舆论监督。
    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进程中,顶层设计试图以审判公开促进审判公正,强化司法审判的公开又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司法审判公开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实现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的有利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舆论的传播,势必会将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诉讼行为放在阳光下,让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从而达到“权利”对“权力”的有效制衡,防止暗箱操作的司法审判发生,从而达到以网络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效果。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立。唯物辩证法提出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不仅有统一性,即共同的内在追求都是为了实现审判公正。但另一方面,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监督权之间仍然有对立性,二者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就是法院审判权与网络舆论监督权之间的冲突。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不当的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独立、公正价值的侵害;其二,司法审判权借助其它公权力,诸如借助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权、公诉权等,对公民网络舆论监督权的侵害。
    一方面,不当的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独立、公正价值的侵害,表现在公民利用网络舆论监督权来不当干涉法院的独立审判。比如,网民通过网络舆论,给承办个案的法院及相应的承办法官施加舆论压力,故意对事实断章取义宣传从而制造民愤、又或是标榜着道德进行煽风点火引发社会舆论争议,进而使承办法官为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动摇司法审判应有的独立性。当然,网络舆论压力一方面可以迫使法官更加严谨、清楚地了解案情,迅速、正确地解决纠纷;但另一方面,有时网民的不当干预也会侵犯到司法机关正常程序的开展、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案件法律适用等各个

网络舆论如何合理监督司法审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i.li.bin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