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杨守敬故居感想.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观杨守敬故居感想
杨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陆城邻苏巷30号,是1986年宜都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杨守敬,报经中宣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建立的。
参观杨守敬故居感想长江与清江交汇,在宜都激扬出一片丰饶富庶之地。清末民初,这里诞生了一代学人杨守敬。如今,见证他少年勤读时光的故居仍然矗立在清江岸边,沐风栉雨已近百年。
杨守敬,1839年生于宜都,同治元年(1862)考中举人,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学堂总教长。杨守敬故居位于陆城邻苏巷30号,紧邻清江河畔,在葱茏的法国梧桐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幽静。
宜都市博物馆副馆长曹榕华说,杨守敬故居的特点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大门面临清江,布局的特点以中轴线对称,像杨守敬纪念馆这样庄重、典雅的徽派建筑在宜都是非常少有的。
40岁以前,杨守敬就一直居住在清江边的老宅里,一边学习,一边经商。
二楼大厅是杨守敬生前练习书法、读书、休闲的大厅,也可以用来接待客人,杨守敬从小就非常好学,他11岁就开始白天站柜台,晚上在灯下苦读,遗物室里有杨守敬生前坐过的书椅,用过的铜牌,也有杨守敬为他们杨氏宗族修改的家谱。
杨守敬故居是湖北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先后接待了多批美、日、韩及澳大利亚等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曹榕华说,1986年政府重新修复杨守敬故居,这些年我们接待的观众有300万人次,日本朋友我们接待了5次,海外观众也是1万多人次。
杨守敬一生著述众多,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被誉为“晚清学者第一人”,其舆地学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和李善兰的算学,被誉为清代“三绝”。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40卷巨著《水经注疏》,使我国沿革地理学的研究达到了高峰。
杨守敬集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谢承仁主编,就是把杨守敬写的91种著作整理成杨守敬全集,应该有27集,现在出版了13集。
杨守敬还是名闻中外的书法大家,著有《楷法溯源》、《学书迩言》、《评碑记》、《评帖记》等书论专著。出使日本期间,他凭着自己精湛的书法艺术教出了不少学生,被称为“日本现代书道之父”。
在日本期间,杨守敬还大量购回众多六朝及唐宋孤本、善本,为保护祖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藏书有40多万册,有的收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图书馆,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部分藏书。
1915年,杨守敬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民国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1986年,杨守敬故居和墓地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都市博物馆副馆长曹榕华说,为缅怀先贤,把杨守敬打造成宜都对外交往的文化名片,近年来,我市先后修复了杨守敬故居,设立了杨守敬纪念馆和《杨守敬生平业绩纪念专题展》、《杨守敬故居原状陈列展》,举办了“杨守敬杯”国际书法大赛,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位于天龙湾湿地公园的杨守敬书院也对外营业,成为传习“杨学”的又一重要场所。
参观杨守敬故居感想坐落于邻苏巷30号的杨守敬故居,掩映在一片泛黄的梧桐树叶下。这是一栋土汉混杂结构的建筑,白墙灰瓦女儿墙,有着江南园林的神韵,昂首耸立的木楼,却是土家的吊脚楼。外墙上镶着两块脱漆的木牌:“杨守敬纪念馆”、“杨守敬故居”。
在宜昌的历代名人录里,杨守敬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名字。《清史稿》记载,杨守敬“其学通博

参观杨守敬故居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