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
摘要:根据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分析其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和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从职业道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开展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教育、利用实践环节加强职业道德训练、社会各方合力齐抓共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5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以致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一、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1. 职业道德欠缺,情感意识淡漠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高职毕业生往往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轻视了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他们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贫乏,职业道德观念容易变化,是非判断不够准确和客观,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阴暗面或不合理的现象容易产生迷茫,一部分高职毕业生理想和信念失落。这些毕业生缺乏道德情感上的热情,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模糊,对如何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漠不关心。
2. 金钱意识增强,奉献品质弱化
在部分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最初的专业选择上,他们并不都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而多出于家长的意愿,在选择专业时处于被动状态。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未踏入职场之前,就业观就已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有些在专业上很有前途的毕业生,仅仅为了高薪就放弃自己钟爱且苦读数年的专业,他们十分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3. 敬业精神欠缺,诚信意识淡薄
不少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单纯把就业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但缺乏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精神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这些毕业生诚信意识淡薄,有的用虚构荣誉欺骗用人单位;有的拔高自己的专长,提供虚假个人信息,以达到被录用的目的;有的为了个人利益,随意违约跳槽。
4. 缺乏团队精神,工作拈轻怕重
目前高职毕业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工作时傲慢自负,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在团队协作方面,缺乏互助精神,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一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角色意识,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做事三心二意,敷衍应付,遇到问题,不思解决,怕负责任。
二、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1. 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
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注重政治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不少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淡薄,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忽略。这些教师缺少对学生专业思想、专业信念、职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价,甚至在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没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相关内容和学时的安排。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树立应有的地位。
2. 不重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政治教师、班主任没有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引起足够的认识,认为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养成主要在职业实践中来实现,学校的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可有可无。还有少数教师对开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3-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