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小学生的问卷测试,分析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图分类号:g80
现代社会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适应环境能力、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及自尊自制、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研究对象
海沧区内几所小学(延奎小学、育才小学、外国语附小、北师附小、海沧中心等)六年级300名学生、五年级250名学生,其中男生296名,女生254名。
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文献,探研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法: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60为测试材料。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采取了直接与学生见面无记名的方法,在区内几所小学问卷调查表中抽出有效问卷542份,对抽出的有效卷中,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和分析。
数理统计法: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里表—60的评分标准,对问卷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小学生心理健康级表—60是继scl—90量表之后的一种症状自评表,其内容有60个项目,含有10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题目,内容涉及比较广、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刻划自觉症状的优点。其评分标准为每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无病症评1分,轻度评2分,中度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因子分(各因子所含项目得分相加,除以项目数6)在2分以下为正常;2—:3—;4—:5分在该因子上存在严重心理症状。
经过对542名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侧试的统计处理,其心理健康问题见表1。
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设计理论,被试在该量表如果某项因子≥2分,即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如被试在某项因子≥3分,即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症状,从表1可以看出,在542名小学生中,有220名被试得≥2分,,有59名至少在一项因子上
≥3分,%,%的小学生存在着轻度的心理症状,%小学生存在明显心理症状。其小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忧郁、敌对五项因子分偏高,说明这五项症状是目前小学生明显的主要症状。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又把本市几所学校运动队(田径队30人、篮球队20人)50名运动员和普通学生50名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2。
通过表示2比较发现,运动队学生心理症状明显低于普通的学生。运动队50名学生中有20%的存有轻度心理症状,有4%的存有明显的心理症状,而50名普通学生中有42%的存有轻度心理症状,有12%,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