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女铁人”
2007年9月,连绵起伏的大巴山脉间,一辆越野车蜿蜒前行。
行至一处“黑瀑布”前,车戛然而止。
推门下车,印红抓起一把矿渣,眉头紧锁。
此时,她心头正压着一块重石。
两个多月前,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名单公示,印红榜上有名。
时任城口县环境监测站站长的印红,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城口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已连续五年排名全市倒数几位。
带着这副重担,印红一头扎进重点防控区。
“我们要打个翻身仗。”她在心里许诺。
“不是我多能干,只是舍得干”
2007年11月,城口县政府会议室。
一场激烈讨论已持续两个多小时,讨论主题是百步梯锰业公司的搬迁问题。
这个年产值逾2亿元、排名城口前10位的重点企业,每年排放近300吨烟(粉)尘、近200吨二氧化硫,是城区主要污染源。
“百步梯是纳税大户,搬了,税收会大幅下滑。”
“这么多工人,怎么解决?”
“能不能再拖几年,等新厂建起来再说?”
…………
要动这个“大块头”,反对的意见不少。
但印红始终坚持:“与群众身体健康相比,任何问题都是小问题,迟搬不如早搬……”
这名“环保专业女将”的话,很有分量。
最后,县政府主要领导一锤定音:“马上停,抓紧搬。”
会议结束,印红风一样忙了起来。
2008年1月的城口,天寒地冻,印红却偏选风大的时候往山里钻。
“我要去观察各个风口。”印红的脸被冻得通红。
经反复比选,县环保局同意了百步梯锰业在季龙溪建新厂的方案,“这里处于县城下风口,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小”。
大山不跑了,印红又钻进百步梯锰业公司。
“新上项目要远离环境敏感目标、符合环保要求。”
“工厂产生的烟、粉尘可用除尘设备防治。”
…………
经印红多次做工作后,百步梯锰业公司安装了污染处理设备――每年减少烟、粉尘排放近15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多吨。
这一搬,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下从2007年的100多天跃增至2008年的近300天。
不仅是点上开花,主要污染物减排、环保“四大行动”、建设项目管理、矿产开采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在印红牵头下,全线推进。
从2008年开始,城口县环保工作实绩考核,从倒数几位逆转为进步奖、二等奖、一等奖。
同事、领导对印红竖起大拇指,印红却谦虚地笑笑:“其实,不是我多能干,只是舍得干。”
这个“舍得干”,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1997年重庆直辖,身为县监测站站长的她,一人对接市环保局七个处室的工作,天天加班至深夜。
1999年,全市开展工业企业“一控双达标”工作,掌握全县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确定污染因子、测算排污量等各项工作,又落到印红一个人肩上。
后来,市环保局的一些领导看到“印红”这个名字就很诧异:“她到底是哪个科室的?怎么哪样工作都有她?”
“一定要严守底线、严格把关”
城口水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项目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肥肉”。但大部分项目没通过流域规划环评,不少人找到县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科科长罗鲜。
“有上门哭闹的,有托领导打招呼的,甚至还有挥拳头的。”罗鲜压力大得很。
“不能松口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印红提醒罗鲜。
2012年5月,印红的表哥找上门来:“我想搞个小水电,你能不能在环评上通融一下。”
环保“女铁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