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建立资源配置新体系
(一)高标准编制布局规划
(二)高速度推进规划实施
(三)高规格建设新型校园
(四)高品位探索办学模式
二、整体推进,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一)学前教育特色发展
(二)义务教育全面深化
(三)社区教育高位引领
(四)特殊教育全力提升
(五)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
(六)智慧教育系统架构
(七)民办教育大力扶持
三、整体推进,激活队伍发展源动力
(一)健全师德建设机制
(二)拓展人才引进路径
(三)深入实施雁阵计划
(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四、积极创新,搭建教育治理新结构
(一)深入推进治理结构改革
(二)大力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三)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四)全面提升辐射服务水平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健全领导机制
(二)实行党建统领
二、强化基础保障
(一)经费保障,健全绩效考核
(二)人员保障,充足师资力量
(三)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
三、强化过程监管
附件:滨江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配套行动计划一览表
为深化落实《滨江区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7)》,全面建成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和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依据《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滨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区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全区现有各类学校24所,其中社区学院1所,街道成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9所(11个校区),初级中学4所,民办学校4所。中小学校在校生24482人,其中小学生17911人,中学生6571人。在编中小学教师2012人,退休教师269人。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31所(54个园区),其中公办幼儿园22所(43个园区)。在园儿童14143人,专任教师1052人(其中公办780人),其中在编教师(含部门办)524人。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全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把“科教兴区”作为建设幸福和谐新滨江的基本战略,深入实施《滨江区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创新区域教育机制、强化区域统筹力度,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成功创建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社区教育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学校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五年内高标准新建(扩建)14所中小学校和新开办19所幼儿园的目标,目前已新建启用5所中小学校,新开办18所幼儿园,钱江实验学校等7所中小学在建,累计投入学校建设资金14亿元。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提高到95%,%。
智慧教育稳步推进。以教育信息化为驱动,制定《滨江区智慧教育实施计划(2015—2017年)》。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平安校园视频监控全联网、云视频课堂大联网均已实现并初有成效,智慧教育云计算体系架构已基本成型。
(二)义务教育质量逐年提升
教育质量全面上升。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建设高质新品学校唱响滨江教育品牌”战略,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内涵发展。中考成绩逐年提升,特别是2016年,我区省一级重高和优高上线比例首次全面超过主城区平均水平,生源外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学校特色发展成绩喜人。出台专项资金扶持学校特色发展,制定《滨江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特色发展评估方案(试行)》,鼓励“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涌现了一批有特色的亮点学校。如江南实验学校的“四院”、滨文小学的武术队、彩虹城小学的国学教育、闻涛小学的玩转科学、滨兴学校的陶艺、西兴实验小学的书法、国兴嘉园的轻排球、浦沿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创造园、钱江湾幼儿园的篮球等多次在省、全国乃至国际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
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滨江区优秀教师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滨江区教育人才培育实施细则》、《滨江区教育创强专项考核细则》、《关于区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以“干
杭州滨江区教育事业-杭州高新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