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石河子开发区北工业园区北十四路第Ⅰ标段:K0+000至K1+。由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总公司建设管理,由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
,位于石河子北工业园区,本段东起东七路,西至东五路,。
主要设计内容:道路设计内容包括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两侧的绿化带、人、非混行道、交叉口平面设计、特殊路基处治、平箅式双箅雨水口、边沟式单箅雨水口设计、交通工程设计、桥涵设计等。
工程资料:根据2006年4月25日的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北十四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形地貌:建设场地位于天业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貌单元属于玛纳斯河阶地。场地沿线现为农田,地形平坦,总的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沿线地层岩土描述
a、耕土:在沿线场地内广泛分布。~,灰黄色,局部为灰黑色,主要由粉土及粉质粘土构成,含植物根系及塑料薄膜,干~稍湿,松散~稍密。
b、黄土状粉质粘土:在沿线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层层位位于耕土之下,~,~;灰黄色,局部为灰黑色,可塑~坚硬,无摇振反应,新鲜刀口断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该层中多处含粉土、粉砂夹层及透镜体。该层土具有中、高压缩性,大部分土样没有湿陷性(仅个别土样具有湿陷性可不考虑其影响)。
c、卵石:在场区内广泛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青类色,灰黄色,骨架颗粒质硬,亚圆,粒径一般为2~5cm,砂混少量土充填,级配良好,稍密~中密。
地下水情况:工程沿线地下水位情况:本段在勘察浓度内未揭露出地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
沿线不良地质作用评价:据调查,拟建道路沿线无滑坡、泥石流等影响沿线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同时场地中粉质粘土是具有引起地基液化可能的地层,但室内粘粒含量试验表明,~,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不考虑地基液化问题,因此场地稳定性良好。
本次勘察在全线的粉质粘土层采取原状土样16件进行室内湿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湿陷系数(δs)大于界限值()的土样有仅有5件,~,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规范》(GB50025-2004)
,综合判定可不考虑该区的地基湿陷性问题。
: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照规划道路向定线。全线均为直线。
交叉口进出口设置:按照规划要求,在主要的交叉口进行路口渠化,路口均与现状路相接,其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及场地的标高及路面排水等问题。纵断面设计高程为机动车道中心线高程。
%~%,%设边沟式单箅雨水口。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参数
指标(计算行车速度50km/h)
规范规定
设计选用
备注
最大纵坡度(%)
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度(%)(限制坡长m)
(140)
0,875(200)
人、非混行道最大纵坡度(%)
(限制坡长m)
(300)
〈
(200)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1350
≥12000
极限最小半径
90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1050
≥9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40
〉
横断面设计
设计横断面:红线宽度50m,双向四车道,机动车道宽16m,,北侧人、,,;,,。
路面横坡:机动车道:%;人、非混行道:%。
路基、路面设计
路基设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要求挖出后按规范规定的压实度分层回填天然砂砾压实,回填不得使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草皮、生活垃圾和含有有腐朽物质的土。
路基边坡:填方边坡1::1。
特殊路基处置:在天然砂砾底基层25cm厚处加铺裂膜丝机织有纺土工织物(W
北十四路招标书(技术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