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法:从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医院因素、家庭因素等几方面分析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和流失人员的族别、年龄等,根据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只有认真分析人员流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人员的流失,才能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对策
doi:.1007—
护理人员的流失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国家对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至今这个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据国家卫生部对全国210所医院调查显示每年护士流失率高达10%1,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几年护理人员的流失造成我院护士紧缺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分析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流失,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已成为目前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就临床护士流失原因及对策综述如下。
一般资料
我院护理人员现有343人,其中在编人员163名,聘用制人员77名,合同制人员103名;2005~2010年流失人数62名,其中汉族33名;维族8名;蒙族14名;哈族4名;回族2名,辞职年龄30~19岁,平均22岁。
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分析
职业压力的因素:①护理职业压力大:有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2。护理职业是神圣的同时又是高风险性的,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更新,护理角色的职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②护理工作的超负荷性: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紧缺及医院床位不断的扩展,护理工作量急剧上升,使其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频繁的夜班和加班及无节假日休息,使她们的生物钟被打乱,使其心理、体力处于疲惫状态。③职业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减员增效及竞争机制的引入,使一部分护士感到力不从心,不能适应变化,职业危机感的日益强化也是造成流失的原因之一。
社会的因素:护士是医生的助手、医嘱的执行,这种观念在医务人员中较普遍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一直存在着重医轻护的偏见3,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使得护理人员在医院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被忽视。如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往往迁怒于护士;或医疗纠纷时,护理人员会受到行为过激患者或家属的威胁甚至人身伤害,而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相应的法律保护;而且医护之间福利差距很大等等;再加上我国护理教育体制决定了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尽管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4个层次的护理教育,但护士起点大多数为中专教育,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员还不多;这些都
是造成护士地位低、护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院的因素:随着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使用合同制护士已成为缓解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4。就我院而言,2003年至今近7年时间内就再也没有进过正式编制的护士,全部是聘用制和合同制护士,到目前,聘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