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鹿邑县高中一年级何志远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返青丘以教书治田自给。39岁时因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被朱元
璋腰斩于南京。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诗歌创作
转益多师,博采众家之长
诗风清新超拔,雄健豪迈,
尤擅长于七言歌行。
“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
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
——纪晓岚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作于明开国之初,是高启的代表作,七言歌行体的名篇,也是登览怀古诗中的名篇。
祖国统一的赞歌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诗歌开篇由远写来。写江水浩浩荡荡,冲破万山阻隔,一路向东而去。杨万里曰:“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据此可知江水冲破万山的艰难与决心。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前四句由远及近,写钟山山势之崔巍,金陵舆地之气概。此处写景是为了给下文作铺垫。
后两句意指金陵人才辈出。
祖国统一的赞歌
第一段:写景。以刚健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壮丽景观。
祖国统一的赞歌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