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例胸闷、胸痛病人心肌核素显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胸闷、胸痛病人心肌核素显像结果。探讨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方法在胸闷、胸痛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临床有反复胸闷、胸痛症状病人,行运动及静息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的患者139例。
结果:分析、比较其缺血部位,结合临床冠脉造影及冠脉CT确诊冠心病例。
结论:探讨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方法在胸闷、胸痛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闷胸痛心肌核素显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82-02
冠心病成为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我们希望通过此研究综合评价心肌核素显像这一无创检查在胸闷、胸痛病人中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门诊及住院有反复阵发性胸闷或胸痛症状的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脑钠肽、胸部CT、等检查排除肺、胃食管疾病、肌肉肋骨疾病所致的胸痛。
:反复胸闷或胸痛患者,行分级踏车运动试验,当心率达到亚极量标准时,经静脉注入放射性核素99mTc-MIBI(99mTcO-4由北京同位素研究所提供;标记药盒MIBI由北京师宏药物研究中心提供。99mTc-MIBI标记率大于95%),注射后30分嘱患者进食脂肪餐,1小时后上机采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Hawkeye 双探头SPECT仪,Discovery VH采集系统)将采集图像利用计算机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将左心室分为 17个心肌节段包括前壁、前壁基底段、前间壁、后间壁、心尖部、前侧壁、后侧壁、下壁、后壁等,分别由不同的冠脉供血,第2日给予静息显像检查。以运动相不同轴面连续两个层面以上相应区域出现肉眼可辨认的局部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且在上述稀疏缺损区域静息像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填充者判断为可逆性心肌缺血;无放射性再分布判断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或确诊心肌缺血者。1、2、7、8、13、14、17由左前降支(LAD)供血;3、4、9、10、15由右冠状动脉(RCA)供血;5、6、11、12、16由左回旋支(LCX)供血。
:。
2结果
139例胸闷、胸痛患者心肌核素显像显示心肌缺血100例,未见异常39例。结合临床冠脉造影及冠脉CT、超声心动图、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脑钠肽等多项检查。确诊冠心病61例,心功能不全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病5例,心肌炎2例。心肌核素显像显示心肌缺血,冠心病占61%,占大多数。心肌缺血部位前壁、前壁+下壁、前壁+下壁+侧壁确诊冠心病比例高,而
139例胸闷、胸痛病人心肌核素显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