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沙河堡新客站立交桥旋挖专项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成都沙河堡新客站立交桥
旋挖灌注桩工程






编制单位:成都理工学院岩土工程公司
二O一O年四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
2
4
6
6
7
10
10
10
12
12
13
16
16
17
17
20
22
24
24
25
27
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成都沙河堡新客站立交桥旋挖灌注桩工程属“沙河堡成都新客站片区基础设施项目(片区桥梁工程)”的基础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成都市沙河堡成都新客站片区。工程由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拟建桥梁由南北向两个匝道环及跨三环路立交和人行天桥等部分组成。

本桩基工程主要任务,是拟建立交桥的旋挖灌注桩施工。主要内容包括钻进成孔、钢筋笼吊放、混凝土浇筑等。钢筋笼制作、商品混凝土供应及检测等由甲方负责。

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外东沙河堡,,,。交通十分方便。
桥位区沿线主要为拆迁地、施工地、农田、现状道路及绿化带,地形起伏较大。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三级阶地。桥位区除了因新客站修建临时改道的一条小沟渠外,无大的地表水系分布。场区丰水期为7、8、9月份,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枯水期为12、1、2月份,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本工程桩基础以中风化泥岩作桩端持力层。
根据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露,场区钻孔深度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其详情如下:
(Q4ml)
人工填土全场地分布。
场地人工填土主要分布于新客站周边填方段,厚度较大,堆填材料不均匀,~,根据其硬杂质和所混黏性土含量多少可分为:杂填土:色杂;主要由混凝土块、砖瓦块等硬杂质混少量粘性土组成,硬杂质含量约30%~40;结构杂乱,松散;稍密;湿。
素填土:灰色、灰黄色;主要由粘性土混约5%~20%左右砖瓦碎屑块、卵石等硬杂质成;可~硬塑;湿。
淤泥质素填土:灰~灰黑色,含多量有机质,软塑,多数有臭味,手摸具滑感,~,局部地段分布。
(Q1+2fgl)
黏土: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硬塑;湿。分布基本连续,~。
含卵石黏土:该层系雅安层亚层。黄色、褐黄色。稍湿~湿。黏土为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斑痕,缓倾裂隙发育,隙间充填白色黏土矿物。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组成,多呈亚圆形~圆形,卵石含量20%~40%,一般粒径3~8cm,部分粒径大于15cm,强风化为主。该层分布连续,~。
含黏土卵石:该层系雅安层亚层。黄色、褐黄色。稍湿~湿。黏土为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斑痕,缓倾裂隙发育,隙间充填白色黏土矿物。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组成,多呈亚圆形~圆形,卵石含量50%~70%,一般粒径5~10cm,部分粒径大于15cm,中风化为主,~。
中砂:中砂:黄。松散,饱和。由石英、长石、细片云母混多量粘性土组成。该层312、313孔段揭见,,。
(K2g)
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可见灰白色矿物(石膏)斑点、小团块。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
①全风化泥岩:岩体结构已全部破坏,呈土状结构,遇水泥化,夹碎岩块,用手可捏碎。
②强风化泥岩:从硬度分属软岩,岩体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构造层理不清晰。
③中风化泥岩:从硬度分属较软岩,岩体结构基本未破坏。岩芯长度5~20cm,最长约30~100cm。岩体基本完整,不易击碎,岩体质量指数RQD=60~70。该层厚度较大,局部地段夹薄层强风化泥岩。
4. 本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立交桥基础工程,工程地处交通要道,人流车流量均较大。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较高。
本工程桩位多,工程量较大,预计工期40天,工期较紧。必须做好施工组织

沙河堡新客站立交桥旋挖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6010699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