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语文的困境与突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语文的困境与突围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母语教育,它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前大学语文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大学语文要赢得应有的地位与尊重,应在学科建设、优化教材、优化教法、优化教学内外环境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属性教学改革
语文是工具,但是特殊的工具。任何语文形式都负载着人文内容,也只有负载人文内容,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一般来说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最主要功能是“以化成天下”。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在现阶段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其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思想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审美性的,又有发展性与创造性,它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吸取,审美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也有语文的因素……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张文重教授指出大学语文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仁爱精神、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可以说这正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因而,大学语文深深地打上
“人文”的烙印,充斥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为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的作用作深入的探讨。当今国外高校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母语教育的专门课程,都明文规定了母语教育必须是必修课。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也这样非常重视母语教育。这些高校都意识到母语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独立人格、审美意识、思维与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我们较为深刻地认识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属性和作用的前提下,针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采用哪些对策来化解当前的危机,使大学语文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是关注高等母语教育人士思考的重大课题。几十年以来,广大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目前尚无成功的模式。根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突破目前的困境:
一、切实抓好大学语文学科建设
自1978年大学语文“重出江湖”以来,其学科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学科研究低水平重复,这是造成大学语文地位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两届全国大学语文教学年会上,与会专家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一致强调大学语文应从组合型的中文专业教育定位转向一个独立型的中文综合教育定位,强调它的学科独立性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惜的是,直至今日,大学语文学科属性依然不明,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研究没有相对独立,理论也没相对完整;既没有领导大学语文建设与发展的强有力的组织,也没有具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员队伍和设施;既没有全国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较权威的公认教材。所有这些,都是重建大学语文学科必须扎扎实实努力的工作,唯如此,大学语文才有出路。
二、优化教材
现行

大学语文的困境与突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dmzug14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