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热进行时
2013年12月1日,上海,35000名长跑爱好者齐聚外滩,挑战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下称上马)。此次比赛的报名堪比购物“秒杀”,现场通宵排队的热闹景象与春运别无二致。
忽如一夜春风来,马拉松迅速成为当下最时尚、最疯狂的体育运动。不过,中国的马拉松赛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才渐渐发展起来,相对欧美国家的全民运动,中国的马拉松赛还只是“一部分人的狂欢”。
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跑步作为一项简单的有氧运动,正渐渐被中国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所接受。万科总裁郁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等商界重量级人物“以身示范”,对于跑步运动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少跑友告诉《中者,跑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更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更有意思的是,跑步成了一种时尚的社交方式,跑友圈里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氛围让他们兴致更加高昂。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企业都逐渐找到了商机。酒店、运动饮料、跑步品牌等,都受益匪浅。2013年厦门马拉赛前后4天时间,。
报名爆棚
和许多参赛人员一样,田晨钰是个跑步新人,两年前受家人影响接触到了跑步这一运动,坚持每周跑一两场。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提醒,上马将在近日内报名,她跃跃欲试。
9月17日,上马对外开放半程和全程赛事的报名。田晨钰向本刊记者吐槽:“上午9点到11点,整个报名系统都瘫痪了,下午4点名额就都报满了,感觉比买春运火车票还难。”2013年的上马赛比2012年增加了5000个名额,但依旧杯水车薪。
10月21日,10公里跑开始报名,共3500个现场名额和1500个网络名额。尽管报名开放时间是早上9点,但在6点46分,上海体育局官方微博就发布公告,称预检(提前发号)报名人数3500人已满,建议跑友们不要再前往现场排队。据一位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凌晨2点已经排起长队。很多跑友一边排队,一边低头刷手机、打电话,希望通过网络抢票,但1500个名额几分钟之后就被宣告一抢而空。
不仅参与人数众多,国内马拉松赛的规模也是持续爆棚,从2011年的22场到2012年的33场,再到2013年的44场,平均每个周末都有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
“不过,比起者。美国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有700多场,日本也有200多场。,,只能靠抽签决定能否参赛。
热爱旅游、在加拿大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田晨钰坦言,“国外跑步的氛围好,马拉松赛真的是全民关注,走过的路人也会给你加油鼓劲,但在国内还只是对跑步有兴趣的一部分人的狂欢。不过我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跑步氛围会更加浓烈,马拉松参赛人数也会更多。”
冲过终点线就是胜利
开跑前一个月,田晨钰开始准备上马的热身活动。身为上海财经大学跑步协会创始人,她还组织了学校里一同参赛的小伙伴们两次热身长跑。“一次是从学校跑到外滩,大概10公里。另一次是从学校跑到徐家汇,不到20公里。虽然大家体能基础并不优秀,但是都能量力而行,并且乐在其中。”
田晨钰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马(全程),去年我参加了半马(半程)。对我来说,冲过终点线就是胜利。”
12月1日清晨5点,田晨钰早早出现在学校门口,召集校内参赛人员,包车前往起点站外滩。赛前的
马拉松热进行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