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低碳城市,营造绿色家园”的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构建低碳城市,营造绿色家园
实践目的:呼吁节能减排,创造优质生活,践行可持续发展
实践地点:邢台市
实践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10日
组织单位:
实践者: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社会背景
社会实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诣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如今“低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构建低碳城市,享受低碳生活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低碳一词最早出自于英国2003年颁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随后美国在2007年7月颁布了《低碳经济法案》,而德国更是提出到2020年,其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可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007年9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中国科学年会上提出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此,中国构建低碳城市拉开了序幕。
二、调查方式
邢台,作为一个中小城市,人们对低碳生活和怎样做到低碳了解多少呢?我分别走访了社区、街头和工厂去了解情况。
在社区,调查主要采取攀谈的形式,通过对话了解情况。调查主体为学生(中小学生为主)、老人和家庭主妇。
在街头,调查主要采取口头问卷的形式,如“您了解低碳吗?”、“您怎样理解低碳生活?”等。调查主体为社会青年、个体工商户、白领。
在工厂,调查主要采取访问的形式,访问内容主要为其所从事的行业与低碳生活的关系。调查主体为工人。
三、社会现状及原因
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现状一:忽略生活细节,影响社会大计
经调查,很多人由于生活上不注意微小处的节俭导致能源浪费,从而引起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构建低碳城市起了消极影响。低碳城市包含很广泛,包括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等等,这些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低碳环保可从我做起,例如: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少开一天车,不用一次性筷子做到享受低碳生活;社区经常举办关于低碳的讲座,普及低碳知识,构建低碳社区;减少私家车,倡导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构建文明城市。
做到这些,只需举手之劳,但由于人们素质和日常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似乎又举步维艰,构建低碳城市是一个过程,需要社会与我们共同创造。
现状二:政策难以落实,口号与行动脱轨
经调查,某些工厂为追求利益,不顾节能减排,依旧黑烟滚滚,以高能耗创造高“黑色GDP”。
在采访某工厂时,工人们谈到:平时总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但实际操作时该怎么生产还怎么生产,根本就想不到低碳。
行动与宣传严重脱轨不是某个工厂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于利益的驱使、人们整体素质低、有关部门执行力度低等多方面因素。政策落实问题不解决,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城市就永远是个未知数。
现状三:忙于生计,无心社会动态
对于邢台这样的城市,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比例的绝大部分。首先,由于忙于生计,解决温饱问题,无心关注社会形式;其次,政府社区宣传力度小,政策无法到达基层。经调查,绝大多数社区从未进行过关于低碳的宣传,社区居民更是对低碳一无所知。在农村,很多人家还是生火做饭,每当“炊烟袅袅”时已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
构建低碳城市,营造绿色家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