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 副本..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第一章绪论

2. 了解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作用与分类
3、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风景名胜资源的相关概念
1、资源2、自然资源3、风景名胜4、风景名胜资源5、景物6、景观7、景点8、景区
二、风景名胜资源的定位与特性
(一)风景名胜资源的基本定位
(二)风景名胜资源的本质属性
1、自然属性 3、政治属性 2、社会属性 4、经济属性
(三)风景名胜资源的特性
1、整体有用性 2、空间的固定性 3、时间的无限性 4、景观的不可复制性 5、景观的共享性 6、景观的开放性
第二节风景名胜区规划现状和发展趋
一、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也大幅度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旅游成为人们更多关注的话题。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不仅是提供物质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大自然优美、壮观、奇异的景观和独特得历史文物古迹是风景名胜区的主要两个方面。现代远离城市喧嚣的人们要求探索、发现更多的罕为人知的风景区,从自然中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相应于这样的要求,风景名胜区出现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自1982年11月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很快。全国已经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自1996年起,国家建设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八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武夷山、庐山、黄龙、青城山、都江堰、三江并流等16处风景名胜区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重在保护它的原生态——原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这是观赏和研究价值最高、美学品位最高的状态。现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出现了不少城市化现象。
从风景区整体来看,大量的硬质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中极不协调的因素,破坏了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无论是风景区核心内的建筑还是风景区内接待基地,追求高档、奢华和城市化成为风景区规划中最致命的一种观念,使得建筑形体、材料和色彩上都严重违背了“自然”的风格而趋于城市化。
二、发展趋势
中国风景名胜事业开创20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当前,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下,我国风景名胜区行业面临着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保护与发展”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发展的主题。以保护推进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
“五个统筹”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方向,详细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关系。
风景名胜区多数位于城市外围,和农村接壤,和农村、农民有着紧密的联系。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我们要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与周边城镇、农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要考虑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这就要实现生态移民、景观保护移民,持续地来实现景区和乡村和谐的发展。
第二,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关系。
风景名胜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周边的城市、乡村、郊区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用规划的手段把风景名胜区融入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城市的发展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风景区的可持续利用、小城镇的布局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把城镇的发展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两个极,一个是普通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极,另外一个是依托风景名胜的旅游业发展极
第三,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中经过自然长期雕琢的瑰宝,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风景名胜区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游人量不断增多,甚至超过了景区的合理的游客容量,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未来的景区规划中,要限制部分景区的过度开发,或者对景区进行景点轮休,使景区的开发和保护达到和谐。
第四,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
对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我们应该全面统筹安排,不能以短期的利益代替长期利益,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代替世世代代人的长远利益。景区旅游收入不是以当年的收入和当年的游客多少来计量,而是体现长远的、可持续的、世世代代不断增值式的利用方式。
第五,要统筹国内的改革与对外开放关系
作为风景名胜区来讲,我们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生活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又要使风景名胜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吸引国际友人的窗口,成为建立国际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桥梁,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的途径,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通道,成为实现两岸生平统一大业,凝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 副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2.61 MB
  • 时间2018-09-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