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征求意见稿.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1×-××-××实施
201×-××-××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
(征求意见稿)
GB ××××—2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姜黄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姜科类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姜黄。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名称
姜黄素: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二烯-3,5-庚二酮
脱甲氧基姜黄素:1-(4-羟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二烯-3,5-庚二酮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1,7-双(4-羟基苯基)-1,6-二烯-3,5-庚二酮
分子式
姜黄素:C21H20O6
脱甲氧基姜黄素:C20H18O5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C19H16O4
结构式
姜黄素:R1=R2=OCH3
脱甲氧基姜黄素:R1= OCH3,R2=H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R1=R2= H
相对分子质量
姜黄素:(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脱甲氧基姜黄素:(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深红棕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皿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味。
状态
粉末、浸膏或液体
气味
具有姜黄特有的气味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粉末
浸膏、液体
色价
符合声称

干燥减量,w/%

10
/
GB
铅(Pb)/(mg/kg)

5
GB
总砷(以As计)/(mg/kg)

3
GB/T
残留溶剂(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mg/kg)

50

注1:商品化的姜黄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姜黄为原料,可添加糊精、食用乙醇和/或符合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要求的乳化剂、增稠剂等。
注2:提取溶剂为乙醇、丙酮、6号轻汽油、正己烷、异丙醇和/或乙酸乙酯。
表2 理化指标
检验方法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鉴别试验
颜色反应
g、色价为150的试样,溶于200 mL乙醇中,溶液应呈黄色微带绿色荧光。
称取质量相当于1 g、色价为150的试样,溶于100 mL乙醇中,加盐酸直至溶液颜色变成浅橙色,此溶液为试样液。在试样液中加入硼酸,溶液应呈红橙色。
最大吸收波长
,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在波长420 nm~430 nm之间应有最大吸收峰。
薄层层析
硅胶薄层板的制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征求意见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113 KB
  • 时间2018-09-06